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日合作与东亚区域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晓光 《和平与发展》2009,(2):31-35,39
东亚地区国际关系中地区结构的多层性、地区内国家之间的巨大差异性、地区国际格局不稳定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使得东亚区域合作呈现极大的复杂性。更新安全理念和建立战略互信、建立合作与开放的地区机制、实行平等合作的行为模式,应成为东亚区域合作的共识与规范。中日关系的发展,既受地区格局演变的影响,同时也反过来影响地区格局战略力量的对比变化。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有助于推进东亚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2.
中国和日本是东亚地区两个重要国家,处理好中日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对于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日建立战略互惠关系初显曙光的时候,通过比较研究汲取德法和解的经验,将使我们获得有益的启迪。人们期待中日关系能借鉴法德在欧洲和解的智慧、创造出东亚地区中日和平与合作的奇迹。在战后以来六十多年的时间里,中日和平友好与法德和解在亚欧不同地缘政治环境中也出现了明显的发展差异。法德关系经历并超越了相互憎恨的历史,走向了真正和解。法德和解奠定了欧洲合作的基石,两者伙伴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则开创了从欧共体到欧盟的欧洲合作新局面。与德法和解带动欧洲国家整合的硕果相比,中日和平友好表现出了明显的滞后性和局限性。中日关系超越"战争历史"问题、国家地位身份认同问题、共同战略利益基础和政治互信问题等方面也都落后于法德和解的发展,法德和解取得了创建欧盟的硕果,中日则刚刚取得建立战略互惠关系的共识。中日矛盾的深层症结就在于没有战略合作的共识和目标,从而导致双方缺乏政治互信和在战略上相互猜疑。法德和解的经验告诉我们,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发展必须构建中日战略合作的共识,在中日关系中制定并推行"和平、合作与共赢"的外交政策新理念。中日走出历史问题争论和民间对立情绪困境的出路在于中日政治家们是否有智慧搭建两国战略合作和战略互惠的目标与框架。中日需要开展面向未来的共同事业,推动地区共同体形成的过程中实现并深化两国关系的和解与合作。  相似文献   

3.
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影响巨大,要推进东亚区域合作。就必须考虑美国的因素。美国在东亚区域合作中扮演双重角色.即积极的因素和消极因素。其积极的一面在于它在建立东亚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在当今东亚经济和安全秩序中发挥重要的稳定作用。对此,东亚各国可加以引导,发挥其建设性作用;消极的一面在于其对外政策表现出的强烈的单边主义倾向,对此,东亚各国则必须同美国进行协调、合作甚至斗争,从而推动东亚区域合作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俄两国是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主体,多年来两国的经贸合作水平不断提高,地区间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随着中国振兴东北战略与俄罗斯东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两国以往区域合作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现,这必然要求中俄区域合作新模式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经由两国总理互访,中日关系实现了"破冰"和部分"融冰",中日确立战略互惠关系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中日关系进入新的阶段,其深层因素包括:中日关系是世界上最具复合性的双边关系;中日两国同时呈现强势;中日关系进入心理角力阶段。经济相互依赖是中日关系的基础,也是中日关系稳定和发展的动力。建立经济高层对话机制是中日两国构筑战略互惠关系在经济方面的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声明》发表,两国关系的基础将更加牢固,中日关系发展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和地区形势,双方必须具备与时俱进、寻求双赢的气度,努力寻找和扩大两国利益的交汇点。两国在努力建立新型合作关系的同时,各个具体领域的交流合作则是检验两国关系在不同侧面阶段性发展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日关系发展顺利,成果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和密切的经济关系相比,政治、安全关系发展滞后,安全关系尤其是阻碍中日关系深化的重要原因;作为东亚的两个重要国家,中日两国之间的关系是影响东亚形势和地区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中日之间未能建立安全互信关系也导致了东亚合作和地区国际新秩序的难产。  相似文献   

8.
要实现东亚区域合作,推动东亚共同体的建设,解决东亚区域合作进程中存在的现实难题,当务之急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美国因素,即美国对东亚区域合作的态度与东亚对美国这一态度的看法;二是领导权,即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推进东亚区域合作;三是互信原则的确立,东亚各国必须建立互信关系,尤其是东亚地区大国之间的相互信任;四是“低级政治与高级政治并行发展”,经济合作与政治安全合作同步进行。只有正确处理好这四大问题及其相互之间的联动关系,东亚区域合作才能沿着正常的轨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冷战结束以来中日关系的现状和影响中日双边关系的一些长期性因素,认为中日双边关系处于史无前例的“两强并立”的新现实中。中日关系从整体上看是危机不断增大,相互防范逐步成为中日关系的主流。如果日本的发展与对中国的遏制相联,对中国的遏制与和美国结盟与纵容台独势力相联,则中日之间的对立不可避免。为防止在对抗中两败俱伤,中日双方应该接受新现实,培养共同利益,在一个整合的东亚范围内,促进中日两国关系的良笥发展,在合作中实现职日两国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0.
刘江永 《亚非纵横》2006,(2):22-28,43
21世纪,东亚区域合作的内在动力在加强,但前进中也出现了明显的阻力。这主要是来自日本方面与历史问题相关的政治因素的干扰。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不仅是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也与中日韩等国能否顺利开展东亚合作密切相关。因此,在积极推动东亚合作的同时,有必要对历史上日本亚洲观的源流加以分析,从中找出值得汲取的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1.
东亚区域合作概论与中日战略考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东亚从世界上最没有希望的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东亚经济奇迹的动力来自各国不断改革与开放以及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然而,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展并不平衡,东北亚区域合作进展缓慢,双边和多边经济统合尚处于探索阶段,而东南亚区域合作势头却“一浪高过一浪”。这一现实开始引起人们的反思。中日韩三国的经济总量约占东亚的88%和亚洲的79%,三国理应为东北亚乃至东亚区域合作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至今尚未完全发挥出来,其主要原因是对区域合作中排他性与开放性关系处理不当;对区域合作中主导权与非主导权关系处理不当;对区域合作中国家利益与区域利益关系处理不当。这就需要认真研究中日在东亚区域经济整合中的地位、作用与战略考虑,并从中找出答案。  相似文献   

12.
中日关系自邦交正常化以来经历30多年的风风雨雨,终于提升到了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新高度。进入21世纪,摆在中日两国面前的最大课题是:对中日关系重要性、复杂性保持理性认识,努力排除、化解和超越各种战略对抗因素,使双方的战略猜忌转变为战略理解,并达成一定的战略合作。胡锦涛主席即将对日本的国事访问,将开辟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新阶段,是中国为中日关系进入一个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新轨道作出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3.
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互惠"关系标志着中日关系进入全新定位的新时期,两国在更加宽阔的领域进行战略层面上的合作。由于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还存在不少分歧和问题,未来中日关系仍将充满不确定性。为使中日关系朝着构建"战略互惠"的方向发展,今后两国应该不断寻求共同利益,不断增加相互信任,在决定两国关系走向的重大问题上保持理性、冷静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目前,能够反映东亚经济合作水平和发展前景的机制,是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大背景下逐步形成的"10+3"合作框架,即中、日、韩3国与东盟10国.首先,"10+3"首次实现了较为完整意义上的东亚区域合作,在合作范围、层次与水平上皆超过了诸如东北亚经济圈等构想,使东亚经济合作向组织化和程序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其次,当前APEC在深化合作方面遇到不少困难之际,"10+3"区域合作作为亚太地区合作的一个次区域组织,具有更大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有望在推动亚太地区的未来合作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中日关系经历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同时由于两国紧密的经济关系和民间联系以及东亚局势的演变,也使两国关系出现了许多积极的因素,特别是两国领导人的多次成功互访.为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中日两国尊重并超越历史,相互肯定长处,增信释疑,对于两国关系的持续稳定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日复交30年来,尽管两国之间存在着各种问题与摩擦,但"友好和平"与"和平共处"始终是贯穿中日关系的主线.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化和一体化趋势不断发展的今天,中日经济合作关系的扩展和深化对东亚经济合作与发展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日本与俄罗斯,无论在地区还是在全球政治中,都是扮演重要角色的国家。在历史与现实中,两国的国家主义传统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两国的国家主义对近代以来各自的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对地区和全球政治格局的构造与变迁发挥过不可忽视的作用。两国的国家主义在历史上既有冲突又有合作,在现实中既有竞争又有协调。作为邻国,日俄两国国家主义的取向和属性,无疑会对中国对日、对俄战略产生基础性影响,它会制约中日关系和中俄关系战略定位的层级。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中日两国签署了《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但自2010年开始中日关系经历了一系列挫折,战略互惠关系的推进也受到不利影响。以2014年底中日达成改善关系的四点原则共识为起点,中日关系逐渐积累改善势头。2018年5月,李克强总理正式访问日本,显示中日关系重回正常发展轨道。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也获得新的推动力。当前,无论是中日两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还是国际环境,相较十年前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把握中日经济合作的新契机,挖掘两国在双边和多边框架下的合作增长点,深化务实合作,扩大共同利益,是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向纵深发展的必由之路。不过,由于受到种种因素影响,中日务实合作的推进并不会一帆风顺,而需要两国政治家审时度势、悉心引导,也需要两国民间精诚合作、克服阻力、共创未来。  相似文献   

19.
东亚共同体建设表现为一种地区多边合作进程。该进程涉及地区体系内成员间和成员—体系间两个相互关联的向度,且在孕育具有东亚特性的地区合作规范。在东亚合作背景下,中印之间的正向认同度提高,双边关系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传统的三角关系模式,走出了权力角逐的困境,并成为东亚共同体建设的动力。中印两国在东亚合作进程中建构的合作行为模式具有外溢功效,并对东亚区域合作以外的多边和双边关系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日邦交正常化40 年来,两国关系虽不时经历风雨波折,但总体上还是不断向前发 展,遍及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中日两千年交往的历史长河中,这40 年是 发展最快、成就最显著的40 年。但是,随着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中日关系也正在经历历史性的转 型过渡,各种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政治互信不足,作为双方政治互信缺失在社会层面上的一种反 映,两国国民友好感情不断下滑,这些问题值得双方高度重视。中日走和平、友好、合作之路是两国 人民的共同愿望;中日关系的发展对两国各自的长远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中日关系保 持健康稳定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我们要学习、传承老一辈政治家的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登 高望远,求同存异,要努力增进政治互信,妥善处理敏感问题,维护两国关系大局稳定;要加强互利 合作,扩大共同利益,实现两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要弘扬友好传统,扩大人文交流,不断增进两国 人民的互相理解和友好感情;要顺应时代潮流,加强两国在地区和全球层面的合作,拓展两国关系 的发展空间。可以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