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民俗风情古朴原始,民族传统文化完整,民俗旅游资源丰富。依托其丰富的民俗资源开发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是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开展区域文化旅游合作和带动区域旅游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台湾日据时期来台的日籍殖民作家西川满搜集、整理、创作了一些台湾民俗题材文 学。被他认为是“日本南方异国情调”的台湾民俗文化现象, 大部分和闽南文化高度近似乃至完全 一致, 其实质是中国大陆文化向台湾的延伸与发展。西川满的台湾民俗题材文学恰恰成了台湾与 中国大陆、台湾民俗与大陆民俗、台湾文化与炎黄文化血脉不能被斩断的反证。违背西川满的初衷 的是, 其台湾民俗文学文本客观上变成了“文化殖民”神话的证伪书。  相似文献   

3.
自古以来,就有多个民族在东北这片辽阔的大地上繁衍生息。而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有大批移民由于种种原因而迁入。土著民族满族与迁入民族朝鲜族在此相遇,固有传统与异族文化相互撞击、融合孕育出了具有多样性和兼容性特点的东北民俗文化。其生活民俗、宗教信仰等民俗文化都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展现了两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老挝的民俗旅游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老挝是东南亚的内陆国 ,是个自然资源很丰富的国家。老挝历史悠久 ,全国各地拥有许多历史文物和文化遗址 ;老挝信仰佛教 ,佛教文化深深影响着这个国家 ,琅勃拉邦的香通寺 ,万象的塔銮、玉佛寺、西蒙寺和占巴塞的瓦普寺等都是东南亚地区著名的寺庙。除了自然资源和古迹佛塔 ,老挝还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民风。可以说 ,老挝的民俗文化是东南亚地区保持得比较完好的、受外界影响比较小的、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 ,是个还未开发的处女地。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一、老挝的传统民俗文化说到老挝 ,人们往往想到原始森林、湄公河风…  相似文献   

5.
一、行政区域对区域民俗形成的影响民俗 ,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 ,并代代相习的生活文化事象。民俗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发展 ,但不是凭空产生的 ,而是受到经济、政治、宗教、心理、地域、语言等因素的影响。每一种民俗的形成、发展和演变 ,都与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受着人文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而我国地域辽阔 ,各个地方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千差万别 ,这就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特有的有别于其他地方的民俗特点 ,形成了民俗文化的地域差异。正所谓“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  相似文献   

6.
国际交流的活跃带来了民俗文化的急剧变化。民俗文化延续于传承中 ,其包含的稳定因素和易变因素组成了民俗文化的潜移结构。都市化使在土地生产活动中衍生的民俗文化发生巨变 ,丧失了生产方面的文化因素。不流于文化表象 ,而是深入到基层文化中去 ,会产生效果不同的交流方式。  相似文献   

7.
2000多年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就开始了友好往来,由于地缘相近,经贸相通,人员相交,中国文化在古代就传入了东南亚,在东南亚文化不断发展和与外来文化的交融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文化的同时,一些中国文化元素得以深深扎根于东南亚,并得到继承和发扬。本文从语言文学、民俗、服饰、建筑、宗教等方面对东南亚国家文化中所具有的中国文化元素进行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壮族和泰国泰族是"同根异枝"的两个民族,他们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拥有着历史悠久的稻作文化。在稻作文化的基础上构建了社会生产结构、饮食结构、民俗文化、宗教信仰、人生礼仪、语言方式、民族性格和深层心理等方面内容。随着民族的迁徙与分化,壮泰两个民族在稻作文化方面既具有共性,也具有个性。文章主要从稻作文化的视角来比较壮族与泰族的稻作文化差异,分析稻作文化异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地区是世界知名的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宝库,在全球化时代,保护本土民俗文化、民族传统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了紧迫的任务。21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东南亚地区的9项非物质文化列入了“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本文首先梳理了“口头非物质遗产”这一文化概念的定义,以及其中的社会话语内涵;然后把入选的9项代表作进行分类归纳,探讨它们的特点;最后分析了这些代表作在文化多样性保护中面临的问题和相应的保护行动。  相似文献   

10.
锦州满族民间刺绣最初盛行于满族人聚居的广大农村,它是观赏与实用并举的民间工艺形式。其绣品在日常生活用品和服饰中随处可见,造型夸张、构图巧妙、色彩艳丽,具有浓厚的文化意蕴和鲜明的民族、民俗特色。  相似文献   

11.
张大干以锲而不舍的毅力,使自己的艺术开始在世界崛起,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他是一个旅行于世界各地的“文化大使”,他使世界上无数的人知道:“艺术在中国”,使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优秀的中国文化和艺术。  相似文献   

12.
西方的哲学与诗学是体系完整且成熟的,哲学与诗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之间 是一种相互衍生、相互依存、相互烘托的关系。中国没有西方文化范畴中的“诗学”,而是文、史、哲 三者的巧妙融合。西方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中国则是儒释道的融合。中国的哲学、诗学、宗教、思想 文化和理念与西方人的整体思想文化理念存在的分歧不仅不会彻底消除,而且会越来越明显,这 表明中国文化已经成为了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的重要的一极。我们只要在面对外国文化的冲击之 时,构建起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大厦,就能开创中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朱明忠 《东南亚》2011,(4):57-62
中国与印度是两大文明古国,在两干多年的发展中互为影响。印度教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诸多领域如天文、数学、医学、哲学、宗教等学科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们的祖先曾经从佛教和印度教文化中吸收了许多有益的东西,大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14.
亚洲:自信的中国——目标,局限和外部反响〔美〕张文蔚编者按:此文是美籍华裔学者张文蔚(DavidWhen-weiChang)教授在美国马里兰大学中国研究年会上提交的一篇论文,现节译发表。该文着重从中国的历史发展、文化体制的传统影响,针对“中国威胁”论...  相似文献   

15.
树立文化多样性的世界眼光,是新时期中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基本要求。中国 古人对“知行合一”之理想境界的崇尚和追求,对于加强世界文化多样性战略思维具有重要启示意 义。奏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主旋律,需要认真谱写“尊重、维护、推进”三部曲:尊重文化多样性,正视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维护文化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推进文化多样性, 实现不同文化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宣南文化的地域特色是怎样形成的?北京宣武区与西城区合并为新西城区,引起了朋友们对宣南文化如何继承和发展的思考。有道是,温故而知新,不妨对宣南文化的来龙去脉做一番研究。由于八百年帝都的优越条件,北京地区得天独厚,成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京华文化或京味文化,历史上由宫廷文化、士大夫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四大板块相互交织而成,它虽然也是地  相似文献   

17.
日本明治前期文学与中国“五四”时期新文学无论是在其赖以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上,还是在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文学本身的内容上,都是既相似、又不同,因而也就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中日两国近现代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类同现象声讨封建制度、反思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比的基础,然而因其发生的时序及文化土壤的不同,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原因:一是二者的领导力量各异,二是二者的文学传统不同  相似文献   

18.
自古“民以食为天”,由于旧中国生产力低下,形成中国的许多民俗都和吃有关系的特点。春季就有许多和吃有关系的民俗,比如咬春与填仓。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早期哈尔滨的外来宗教现象,不仅在中国宗教史甚至世界宗教史上也是不多见的,东正教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社会动荡、俄国人为主体的宗教、时间短暂、中国本土宗教等因素,使得东正教在宗教思想观念上对哈尔滨影响不大。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哈尔滨的城市设计理念、建筑艺术风格、刺激中国传统文化复兴、冰雪文化等方面。东正教对形成哈尔滨东西兼容的国际性、多元性城市文化品格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海内与海外》2014,(8):69-69
正7月3日至8日,由西藏自治区文联主办的书法志愿者"书法进万家——走进西藏"走基层活动成功举办。中国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曹建民、中国书协理事容铁等一行数人,深入拉萨、日喀则、江孜等地乡村,考察民俗民风,开展采风、调研等活动。此次活动期间,容铁先生不顾高原反应和旅途疲劳,见到了最美丽的高原湖羊卓雍措湖,看到了当地人们对民俗文化的虔诚,内心十分震撼,并深入基层,在青藏高原海拔4000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