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中亚地区能源合作的突出特点表现为国际合作制度的复杂性。"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下中国与中亚地区能源合作制度的建设必须以深刻剖析中亚地区能源合作制度复杂性的驱动机制为基础。域内外大国地缘博弈与中亚国家外交自主性渐强的大国平衡外交政策是驱动中亚地区能源合作制度复杂性局面的两个关键因素。在与中亚地区的能源合作制度建设中,中国要秉承促进该地区现有的各种能源合作制度相互"合作"与"协同"的战略思路,处理好与俄罗斯、美国等相关大国的关系,营造良性地区合作制度环境;同时努力提高该制度对中亚国家的吸引力,打造共同利益与共同价值。中国应该致力于持续推动大国之间的战略互信,营造多元竞争的战略环境;打造开放包容且逐步深入的能源合作制度,倡导多样互补的能源合作模式;构建灵活务实的能源合作制度,提高中亚地区国家参与能源合作制度的域内向心力。  相似文献   

2.
中亚地区作为世界能源地缘政治中重要的一极,其能源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并获得中印两国的重视。为了维护能源供应安全,中印加强了针对中亚地区的能源战略布局。印度以加快战略北上,通过发展与中亚周边国家关系和加强与美国在中亚地区的合作等策略逐步建立起围绕中亚地区的"半月形布局";而中国则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基础,以发展与中亚国家经贸关系为重点,通过发挥"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逐步构建起以中亚地区为节点的"线性布局"。未来,中印两国在中亚地区的战略博弈主要集中在能源资源的分配上,同时,维护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稳定将成为两国开展合作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3.
与俄罗斯、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独联体国家开展能源合作,是中国能源战略的一部分。目前美欧都在采取措施,希望从中亚地区进口更多的天然气,同时遏制中俄在这一地区的影响。俄也正在增强对这一地区天然气资源的控制。因此,我国必须认真研究,及时应对,以期与有关的独联体国家在世界能源博弈中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4.
日本对中亚的势力渗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战后,出于能源和地缘政治利益的考量,日本不断加大向中亚国家的势力渗透力度,并以此作为配合美国经略中亚和牵制中俄的砝码。面对日本的战略包围态势,中国应在继续提升与中亚国家传统友好关系基础上,不断深化与中亚的区域经济合作层次,积极探索旨在打击“三股势力”的安全合作模式,并推动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维护我国西北边陲安全。  相似文献   

5.
曾向红  王子寒 《西亚非洲》2023,(1):131-155+160
土耳其是影响中亚地区的重要外部行为体,中亚也是土耳其外交战略布局中的关键地区之一。埃尔多安执政以来,土耳其在新的整体性外交战略的基础上调整了其中亚政策,对中亚的投入和关注度仅次于中东。土耳其的中亚政策目标主要有三:将中亚塑造为“战略纵深地带”,以此为本国“全球性大国”构想提供支撑;推动中亚能源西运,将本国塑造为全球能源枢纽;力推突厥语国家一体化,积极参与中亚事务,配合“东向”的整体性外交政策转型。为实现上述政策目标,土耳其采取了包括首脑外交、经济外交、公共外交、安全外交以及能源外交在内的多重政策工具,推进与中亚国家的全方位合作,以此保障中亚政策的实施。土耳其的中亚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特征,即政策布局上的国别圈层性,政策工具运用上更倾向于文化手段以及通过平衡战略保障政策实施。从中亚博弈的未来趋势来看,土耳其虽然目前通过采取议题对冲策略实现了中亚政策实施的大幅度推进,而一旦乌克兰危机结束,俄罗斯与西方关系趋缓,土、俄在中亚地区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甚至将重塑中亚大国博弈格局。  相似文献   

6.
中亚以其独特的战略地位吸引了各大国的关注。中国和印度作为亚洲两个崛起中的大国,又是中亚的两个邻国,地缘和能源因素使两国与中亚联系在一起。本文阐述了中印两国在中亚的战略和能源博弈,并进一步分析了两国在这一地区竞争的可能性和合作的必要性,指出中印合作无论对两国的国家利益还是中亚的发展和稳定都是最佳的抉择。  相似文献   

7.
俄、美、欧围绕中亚和里海地区油气资源的角逐使该地区成为全球能源争夺战中的战略热点。中亚和里海沿岸国家为谋取本国利益的最大化,积极开展多方位外交。大国在中亚的能源争夺战中谁都不能独占鳌头,而只能是竞争与合作并存。  相似文献   

8.
中亚里海国家具有相当的油气出口的潜力,并希望与我国加强油气资源及其他能源的开发、勘探与运输。这为我国发展与这些国家的能源合作提供了前提条件。但在里海油气的争夺与合作中,受美俄的能源战略和政策调整的影响,我国应从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高度,加强政府对中国石油企业与国家能源合作的宏观战略指导,并注意规避在合作中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中亚石油地缘政治与我国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亚地区被称为“21世纪的战略能源基地”,在中亚围绕着石油为主的地缘政治竞争日趋激烈。积极拓展能源进口渠道,加快能源资源开发建设、建立我国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已成为维护我国能源安全的当务之急。新疆毗邻中亚的区位条件以及辐射扇面宽广的地域几何形态,确立了中国建设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的特殊地缘优势;中哈石油管道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建设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时代的来临;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依托的能源合作为建设我国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开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 世纪以来,世界大国对能源的争夺加剧,欧亚大陆腹地(尤其是中亚地区)正 日益成为大国激烈角逐的竞技场。中俄作为中亚地区的两大邻国,出于商业利益、国家安全和地缘 政治关切,都对该地区极为重视,在防止其他大国插手中亚事务、维护地区安全稳定方面彼此互相 倚重。中亚地区是中俄两国未来发展不可或缺的地缘战略空间,相互竞争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负 面影响不可避免,但这也为中俄之间展开更加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创造了契机。作为地区合作与安 全架构,上海合作组织在地区内平衡的是两大强国的利益,反映了中俄两国维护欧亚大陆安全的 共同需求,并且使中亚国家能够在平等基础上与本地区大国探求促进合作与安全的途径,因此上 合组织为协调中俄在中亚地区的能源关系和加强合作构建了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一向把中亚地区视为本国的“战略后院”,不容其他大国挑战其在中亚地区的主导地位。本文通过对俄与中亚国家双边与多边军事合作的分析,揭示了俄罗斯中亚地区军事安全战略与军事政策的主要内容与存在的问题,并对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条件下我国如何在与中亚国家开展全方位合作中不损害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2.
欧盟是全球主要的能源消费方和进口方。确保能源安全已成为欧盟内外政策的重点。欧盟推行能源多元化战略,加大了在中亚地区的能源竞争力度。中欧面临相似的能源安全问题。中亚天然气管道开通后,中欧天然气供应源在该地区逐渐交织,双方竞争态势增强。处理好与欧在该地区的能源竞争与合作成为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关切。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际能源供给的日趋紧张和能源价格的飙升,世界大国对能源的依赖也日显突出。能源资源储有量十分丰富的中亚地区,其地位和重要性也在世界能源供给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得到确认,大国对该地区的争夺渐呈白热化。美俄之间在中亚地区的争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的控制权之争;二是石油与天然气运输线之争;三是对该地区军事主导权的争夺。俄美之间的争夺与斗争,不仅威胁中亚地区政治稳定,也给中亚相邻地区和国家、特别是我国西北边疆地区带来安全隐患。中亚地区国家只有积极开展经济一体化合作,增加相互信任和共同利益,才能使大国无机可乘,才能使该地区经济在安全轨道上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亚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缘位置和丰富的油气资源而成为俄美大国角力的焦点。中国的经济腾飞带动了石油需求的迅速增长,而中亚地区油气资源是中国突破能源运输安全“瓶颈”的选择之一。中国须积极务实地展开外交活动,直面国际竞争,充分发挥中国市场优势,与中亚各国有效合作,最终确保我国能源安全,为经济崛起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5.
出于对中亚地区国家地缘政治价值的考虑,日本近几年来与中亚国家的外交往来密切,并在政治、经济、能源以及安全领域积极与中亚国家开展合作,增大了对这些国家的援助力度。日本的这一举动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根据目前形势分析,日本施加的影响力还不足以改变中亚地区局势。未来中亚地区局势将是由多种力量、多个层次组合而成、且不断变化的“合力”来决定,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合作又竞争”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中亚国家,无论从地缘战略还是经贸发展来说,对中国意义重大.由于中亚各国与中国国经济互补性强,冷战后,中国国与中亚各国双边经贸关系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态势.双方在能源、技术以及一些非资源领域的合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基于中亚各国经济结构、开放程度等问题,双方在合作进程中依旧面临不少挑战.在未来,中国将抓住机遇,深化与中亚各国在各方面的合作.同时,中国也将积极主动地扩展合作的新领域与新渠道,为地区的经贸合作制度化安排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和美国作为影响中国中亚能源安全的主要地缘因素,对中国在该地区建立稳定可靠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有重要影响.应及时跟踪与调查美国在这一地区的能源战略与目标,进而调整自身策略,并建立相应的综合应对机制以维护中国的能源利益.还应借助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得以形成的机遇,进一步加强中俄双方的经贸关系,通过中国自身的对俄经济优势,尽快提升两国间能源领域合作的水平,这样不仅可以抗衡美国的压力,更能将俄罗斯丰富的能源资源纳入中国中亚能源供应的体系中,以确保中国中亚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18.
面对严峻的能源形势,中国通过海外投资获取“权益”油气资源已成为当前保障中国能源供应稳定的有效途径。中东、非洲等动荡地区是中国油气公司海外投资合作的主要对象,风险难以回避。中国油气公司的海外投资合作因带有“国家色彩”引发了西方社会的诸多猜忌和干扰,使中国能源国际合作面临西方的战略“挤压”。中国应审时度势,转变能源国际合作的单一模式,采取“双边纵向合作”与“多边横向合作”“纵横”运用的“复合模式”,在同资源国保持良好双边关系的同时,通过加强与西方能源消费大国的协调与合作,积极融入全球能源市场。  相似文献   

19.
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是具有全球视野的战略倡议,有助于搭建中国与亚欧国家经济合作的新平台。由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所覆盖的地区,自然障区面积较大,不利于宏观化的区域性开发,因此应注重中微观领域,从推进跨境次区域经贸合作入手,“以点带面”地推进整体开发。从这个意义说,“丝绸之路经济带”也是典型的跨境次区域合作。“次区域合作理论”是中国与中亚、南亚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理论支撑。本文旨在从当代经济新区的开发规律来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跨国合作路径,关注基于边界的次区域经济区的培养,对国家间信任以及国际合作的助力效果。  相似文献   

20.
欧盟新中亚战略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新中亚战略在关注中亚民主、人权及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更多关注地区的安全稳定与能源合作.新战略为欧盟全面发展与中亚国家关系确立了政治框架.欧盟试图通过新战略扩大其在中亚地区的影响,维护欧盟的能源和安全利益.受来自欧盟自身和外部因素的制约,新战略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