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54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0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亚太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与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亚太各种次区域经济合作十分活跃,发展势头很快。从我国东北沿海南下到西南,正在形成与我国直接有关的多种形式的合作,主要有: (1)“东北亚经济圈”。80年代末,日本的一些学者提出建立“环日本海经济圈”的设想,主要是想推进朝鲜半岛、中国东北和日本西海岸地区的经济合作。后来我国一些学者提出“东北亚经济圈”的设想,把原苏联的远东地区也包括在内。今年10月12日叶利钦访日期间也曾呼吁有关各方加快开发“环日本海经济圈”地区。区域内人口近3亿,国民生产  相似文献   
52.
近年来,国际直接投资形势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国际直接投资增长迅速,规模扩大,直接投资的主体进一步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是: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在继续超过全球生产增长的同时,国际投资增长速度又大大超过国际贸易的增长。尽管1990-1991年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继陷入了衰退,但直接投资仍有显著增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投资流量甚至增长了50%。80年代中期至今,外国直接投资已占发展中国家私人直接投资的10%,是近2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少数发展中国家的外国投资增长更为迅猛,1985—1990年,智利增加了130%,泰国增加了100%。在投资迅速增加的同时,投资场所进一步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目前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累计已超过二万亿美元,其中几乎80%是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而投入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仅占10%左右。  相似文献   
53.
2006年,国际格局调整加快,世界热点问题升温,大国协调进一步展开,中国外交硕果累累。2007年,世界将进入深度调整,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但局部紧张可能加剧,尤其是伊朗核问题有可能升级,中国外交则在面对新机遇的同时有可能遭遇更复杂的挑战。鉴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于2007年1月6日举办“2007年国际大势前瞻”研讨会,特别邀请30多位京内外专家学者在总结、回顾2006年国际形势的基础上,着重对2007年国际形势及中国外交的变化趋势进行前瞻性分析。现将研讨会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期有助于读者更准确把握国际形势走向。  相似文献   
54.
长达7年之久的乌拉圭回合谈判已于1993年12月15日如期达成了协议。1994年4月将正式签署,1995年7月生效,此次谈判时间长、范围广、目标高,为世界各国所关注。 一、主要议题 关贸总协定已经过七个回合谈判,本次谈判为第八回合,于1987年2月开始,原定4年内即到1990年完成。但由于各方无法达成共识,谈判一拖再拖,最后把1993年12月15日作为新的最终期限。  相似文献   
55.
近年来,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急剧膨胀,对美国经济渗透的不断深入,美日两个经济大国在金融领域的摩擦渐趋激烈,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56.
一、和谐的中美关系对构建"和谐世界"至关重要不可否认,美国是当今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它拥有世界经济总量的28%,占世界军事力量50%左右,科技70%以上,文化信息70%以上。和谐世界不可能绕过美国而实现,只有美国也融入"和谐世界",世界才有望真正和谐。  相似文献   
57.
布什政府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未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根植于政策思维中的“战略竞争”转向双方基于共同利益的战略合作 ,标志着布什政府对华政策正在向一种基调积极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 ,布什总统起了主导作用。“融合战略”倾向下的对华政策主调是积极的 ,但其中既有制度性规制 ,亦有协商性敦促 ,仍有强制性一手。中美关系的真正问题在于化解双方的战略猜疑 ,中美战略对话需要充分尊重各自核心国家安全利益 ,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双方的合作 ,以塑造一种稳定、和谐与共赢的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58.
美国国际地位走势问题是一个牵动世界总体局势演进的大问题。“9·11”以来特别是围绕伊拉克战争而出现的世界性反战甚至“反美主义”浪潮 ,使美国的国际威望不能不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 ,由此也引起了各国学界对美国未来国际地位走向的关注和争议。为对此一重大问题作进一步深入探讨 ,“《现代国际关系》专家论坛”于 3月 3日以“美国国际地位走势评估”为主题 ,在万寿山庄举行为时一天的研讨会 ,试图从各个不同的专业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评估 ,以有助于对美国、对世界总体局势的认识和把握。现将与会部分知名学者、专家的发言整理发表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9.
布什"倒萨"意图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 1月 3 1日 ,布什发表《国情咨文》 ,将伊拉克、伊朗和朝鲜列为“邪恶轴心”国家 ,6月 1日布什在西点军校长篇演讲中提出今后将对拥有生化武器和核武器的恐怖分子和敌对国家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 ,8月 1 5日美国国防部向总统和国会提交的2 0 0 2年《国防报告》及 9月 2 0日布什向国会递交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都将“先发制人”作为美国对敌对国家和恐怖主义组织实施打击的主要方式。 1 0月 8日布什继 9月 1 2日联大发言后再次发表态度强硬的“倒萨”讲话。 1 0日、1 1日美国众参两院通过决议授权布什在必要时使用武力打击伊拉克。其势逼人 ,如上弦之箭。人们不禁要问 :海湾战争的失败和国际制裁已使伊拉克国力孱弱 ,满目疮痍 ,布什仍对萨达姆不除不快 ,其背后是否还有更深刻的战略意图和背景 ?如果布什“倒萨”成功 ,将会给世界战略格局带来什么影响 ?带着这些问题 ,我们特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的几位专家进行对谈 ,所谈观点不一定完善 ,但其中所迸发出的思想火花和睿智若能有助于您更深入的思考 ,那将是我们的最大收获。  相似文献   
60.
自2003年3月23日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迄今已历四年。四年来,美国软硬实力、内政外交因为这场战争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国际战略形势又随之出现了哪些变迁?对中国而言,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否还将持续?伊拉克战争本身又带来哪些启示?围绕这些问题,《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举办了“伊拉克战争四周年国际战略形势”专题研讨会,邀请一些知名国际问题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将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期对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些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