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2篇
法律   140篇
中国政治   10篇
综合类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器官移植是实现生命健康权的一种身体处置形式,必须体现人的自主性才能具备尊严的正当性,即体现供体和受体的自我决定权。判断能否接受当事人决定内容的根本指标在于其决定过程中自主性实现的完整程度,但自我决定权并不是绝对的,一方面,人的自主性不能本质上破坏其尊严和独立;另一方面,人作为社会共同体的一部分,其自主性还要受到外部因素的制约。在自主性不完全的情形下,如因生理原因丧失意识能力,或因被剥夺人身自由和生命,其器官捐献的自我决定权相应受到限制。在器官供求关系严重失衡的现实情况下,应当强调国家的器官给付义务。国家履行给付义务的主要方式是建立健全促进器官捐赠、满足移植需求的各种法律和制度。  相似文献   
72.
首先,我代表人大法学院向《人民检察》创刊55周年暨出版600期表示热烈祝贺!对《人民检察》杂志对人大法学院的发展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55年来,《人民检察》杂志在中国法治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影响力,推动了我国检察事业的发展,它的办刊特点与贡献我概括为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3.
74.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首先,作为本次论坛的主办方之一,我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向各位领导、各位检察官、各位专家学者和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借此机会,我代表法学院对各位领导和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法学院工作的指导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75.
在资讯爆炸的现代社会进化中,媒体传播活动给各种社会能量得以方便快捷的施加舆论影响力,新形式的传播活动打破了人类社会原本的价值稳定链锁,媒体对司法的干涉甚至凌驾不是某一个文化、民族的特有现象,它反映了现代人类社会的新特征。媒介制度的变迁已经并且必将会继续对形成中国市民社会的公共领域做出更大贡献,因而也会对中国政治的民主进程产生重大影响。媒体经济概念的提出是运用经济学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科学地揭示司法活动近年来与媒体的全球性冲突的基础性原因和发展规律,对中国现实法治社会建设以及党中央提出的和谐社会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媒体经济学与法学的结合,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处理中国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社会冲突和司法问题。  相似文献   
76.
中国宪法学方法论的学术倾向与问题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大元 《中国法学》2008,(1):114-126
方法论的自觉与合理运用是宪法学发展的基础与标志。随着宪法实践的发展,学者们以更开放的学术视野努力建立具有专业性、综合性与多样性的方法论。本文分析了宪法学研究方法与宪法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学术反思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宪法学方法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77.
韩大元 《法学家》2005,(3):10-15
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国家政策的形式,把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放在一个平等的发展平台上,落实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根据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国家经济制度的基础和主体,但它并不排斥其他非主体经济所有制的合法存在.现阶段,除了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之外,我国还存在着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等多样化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了正确理解"意见"的基本精神与实施途径,有必要分析非公有制经济在宪法规范上的地位及其变化过程,为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充分的宪法基础.  相似文献   
78.
一、宪法学研究概况 2004年,宪法学的学术研究活动非常活跃.3月28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宪政理论研究所主办了"社会转型和宪法修改"理论研讨会.5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宪法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了"宪法与刑事诉讼法"学术研讨会.9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举办了"纪念‘五四'宪法颁布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9月12日,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和中国人民大学宪法和行政法治中心共同主办了"五四年宪法与新中国宪政"学术研讨会.9月25日,中国政法大学举办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社会主义宪政建设学术研讨会".10月23日,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暨纪念五四宪法颁布50周年"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79.
198 2年宪法实施的 2 0年 ,恰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 2 0年。宪法及其 17条修正案既是时代变革的产物 ,她的实施本身又是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反思宪法实施过程中的成败得失 ,展望 2 1世纪中国宪政的发展走向 ,追问宪法学及其研究者的理论责任 ,至少在如下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意义 :其一 ,宪法是社会文明的载体 ,宪法文本的完善程度以及宪法与社会生活的适应程度如何 ,会同时在两个方向推动我们对宪法规范体系和社会生活环境作互动式的研究。其二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制度体系的构建是宪法实施的结果 ,制度的现实运行是否符合改革开放后中国未来的发展走向 ,是否有利于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完善 ,这一研究本身会极大的推动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其三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法律全球化的宏观社会背景下 ,中国的宪政建设面临着既要符合世界法制文明的发展方向 ,同时又必须反映本国特定的现实需要的双重任务。宪法学及其理论工作者有必要通过多层面的理论研究 ,紧紧围绕当代中国的宪政实践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宪法学理论体系。唯有如此才能为中国未来的法治实践提供深刻的理论指导。其四 ,回顾宪法在调整某一类社会关系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 ,剖析隐藏在成就背后的可能的弊端  相似文献   
80.
当代中国宪法学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认为,宪法学是一门价值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知识体系,在社会转型时期必然表现其时代特征。中国宪法学的发展需要以中国社会自身的条件与需求为基础,使之成为解释与解决中国社会宪法现象的学说。文章根据中国宪法学历史发展的特点与目前的研究现状,将当代中国宪法学的发展趋势归纳为宪法学本土化、宪法学综合化、宪法学政策化与宪法学国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