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5篇
工人农民   5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编辑主体的思维方式是其在编辑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的、模式化的认识形式,具有选择性、评价性、反思性和批判性等特征。编辑主体要树立创新意识和辩证的思维方式,正确处理编辑工作中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32.
党的十九大取得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就是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之成为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关于工人阶级与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新时代我国工运事业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为从规律层面深刻把握工人阶级地位和作用、认识和指导新时代的工会工作提供了"伟大认识工具"和重大指导原则,并从问题的本质层面为新时代工运新难题的破解、开创工运事业新局面指明了方向,是推动新时代工会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33.
劳模作为工人阶级队伍"闪光的群体",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不同历史时期,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和历史主动精神,建立了不朽功绩。作为新时代奋斗者和领跑者,劳模及其先进性,已升华为时代精神。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加强劳模教育和研究,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多视角切入、多方面展示、多学科丰富,作为基本的逻辑遵循。高校在推动劳模教育和研究中,应充分利用不同学科和专业资源,在多学科、跨学科的不断拓展和深化中,努力探索创新路径,形成"劳模+"的理论创新局面,建构劳模学,推动劳模教育和劳模研究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34.
高职成高学报联络中心开展活动的重点,应放在加强组织联络和组织建设上。应当根据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实际,针对高职成高学报变化的形势,适时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扩大联络中心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35.
作者、编者和读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各自精神利益能否得到满足的主体际之间的交往关系.三者之间的精神利益交往,通过正向运动和逆向运动而得到实现,其中,编辑主体在交往中,所承担的中介作用,是连接三者之间的重要枢纽.  相似文献   
36.
工会文化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工会组织在同其他社会组织及社会主体相互作用的条件下,通过履行职责、维护和服务于职工过程中所形成的工会制度、工作程式和习惯,以及相关的观念、意识和价值观等的总和。工会文化是同周围一些重要关系的相互作用中确立起来的,具有相对独立性。探讨工会文化有利于推动工会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37.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伴随着经济社会转型,我国的劳动关系矛盾日益凸显,工会维权面临严重挑战。工会破解维权难题,必须代表工人权益,在工资平等协商、推动民主管理、解决劳动争议,以及源头参与立法等方面发挥作用。在三方协商机制上,政府应履行职责,不能缺位。  相似文献   
38.
探讨工会理论政策研究在工会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命题 ,可以将其理解为工会理论研究、工会政策研究与工会工作实践三者之间的现实关系 ,工会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地位的确立 ,是在同工会工作实践的互动关系中实现的。  相似文献   
39.
(三)判断关系当我们考察他人情况并形成印象时,我们也就面临着一项感性的任务,即决定自我的(Self)哪些相应方面适合于这种情况。以及该怎样表现自我与他人之间形成的关系(relationships)。1、自我监控:决定做什么样的人现在,我们要着重了解:自我概念经常同我们对情况的阐释产生关联。在我们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时,我们也使他人产生对我们的印象。这种使自己的形象与现时情况相适应  相似文献   
40.
工会地位问题,是构筑全部工会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决定工会组织作为的主要理论依据。从客观的角度讲,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其社会历史地位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不是人们主观臆造的产物。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讲,工会地位的理论判定及其与客观实际的契合,取决于人们对工会组织同周围社会组织和社会事物之间关系的全方位科学考察及正确的理论抽象。这里,就研究本身而言,有一个研究方法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论研究能否客观、准确地揭示工会地位及其变化规律,主要取决于研究方法是否得当。因此,重视理论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是深入探讨工会地位问题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