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8篇
法律   36篇
中国政治   4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给从事社区矫正执法工作的社区矫正执法者提供全国统一的身份标志,是社区矫正规范化的重要方面。目前,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社区矫正执法者及相关人员,都没有全国统一的服装和其他身份标志。为了顺利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一些地方采取了不同的应对办法。应当认识统一服装和其他身份相关标志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自上而下地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合理解决有关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42.
对著名犯罪学家的学术影响的评价和排名,是犯罪学研究的一个领域。在英语国家的犯罪学界中,已经进行了这样的研究,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不过,这类研究的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可夸大其作用。尚未见到对全世界的犯罪学家们进行排名研究的成果。英语世界的犯罪学研究并不等于全世界的犯罪学研究。对外国著名犯罪学家的评价要准确、客观;应当恰当对待外国犯罪学家及其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3.
在犯罪心理学中,累犯行为(recidivism,recidivistic behavior)是指已经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继续重复进行的犯罪行为。 对累犯行为的心理学研究比较缺乏。一般而言,导致累犯行为的心理因素可以概括为下列几方面:  相似文献   
44.
自2003年7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以来,我国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已经在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展开。从目前发展的情况来看,可以说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目前存在着很多制约社区矫正工作发展的问题,其中,尤以国家立法方面的问题为重。  相似文献   
45.
犯罪动机是指推动犯罪人进行犯罪行为的内部动力。作为最重要的犯罪心理成分,犯罪动机的形成有不同的模式。了解这些模式,对于研究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根据已经进行的研究,笔者认为,可以将犯罪动机的形成模式归纳为如下几种:一、犯罪入的需要→犯罚动机模式这个模式意味着,犯罪动机是由犯罪人的需要直接转化而来的。大量的犯罪动机是犯罪人需要的直接体现。犯罪人的需要是犯罪人对其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条件的依赖状态。在犯罪人的需要中,有许多内容是和普通人相一致的,例如,对财物的需要,对性的需要等,与…  相似文献   
46.
<正> “标定理论”(labeling theory)又被称为标签理论或贴标签理论,是本世纪60年代初期形成的一种解释犯罪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与一般的犯罪原因理论不同,标定理论是一种关于在初次违法犯罪之后,为什么还会继续违法犯罪的理论,它把论述的重点放在继发性的违法犯罪行为上,而不太注意违法犯罪的初始原因。标定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继续发生  相似文献   
47.
论葛德文的犯罪学思想吴宗宪威廉·葛德文(williamGodwin,1756-1836)是英国政治哲学家和著作家。出生于一个宗教家庭,早年受过严格的宗教教育,并从事过宗教事业,当过几年牧师。后来,在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英、法两国一些启蒙学者思想的影...  相似文献   
48.
论犯罪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犯罪性的定义、特点和主要成分,认为犯罪性是指个人从事犯罪行为的心理倾向,主张用这个概念指成熟的、比较完备的犯罪心理或者典型的犯罪心理。犯罪性的成分包括自我控制水平低、犯罪动机、偏颇的价值观、消极的人生观和偏斜的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49.
论社区矫正立法与刑法修正案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一、引言 2007年5月28日,司法部于北京和平饭店召开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专家小组会议。在这次高层会议上,笔者在正式发言之后的补充发言中,提出了社区矫正立法分“三步走”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50.
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判中,对未成年被告人等进行的法庭教育,既是贯彻《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审判中长期关注、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内容。并且这方面已经进行了的良好实践。在未来,应当通过增强判决书的说理性,继续坚持法庭教育,加强法庭教育的针对性、互动性和建设性,注意法庭教育的书面化和延伸化等,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审判中法庭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