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5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刘江永 《东北亚论坛》2015,(3):3-19,127
中日韩三国是东北亚的近邻,彼此既有许多共同点也有不少差异,既有许多共同利益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历史上,唐朝的白村江海战,明朝万历年间中朝联军击败丰臣秀吉的入侵,清末的甲午战争等,中日之间每次战争都与朝鲜半岛紧密相关。2015年对中日韩三国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年既是不平等的中日《马关条约》签署12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朝鲜半岛光复、日本战败投降70周年;这一年既是不平等的《日韩合并条约》签署105周年,也是二战后韩日建交50周年。如何从政治与经济的相关性、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认识日本政治右倾化特别是"安倍政治学"对中日、韩日关系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2.
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各国踊跃参与的国际合作实践。其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如何确保可持续的共同安全以及用怎样的地缘政治思想作指导。历史上传统的"海权论""陆权论""边缘地带论"等地缘政治学说,目的大都是为争夺地缘霸权或军事战略服务的,与"一带一路"追求的互利共赢目标格格不入。然而,某些国家仍会从传统的地缘政治角度看待"一带一路"。为使"一带一路"建设拥有与其相配套的地缘政治新概念,作者提出"海陆和合论",即海洋国家与陆地国家之间、海洋国家之间、陆地国家之间,全面实现互联互通、和平合作,通过互利共赢,打造结伴不结盟的网络化利益共同体、安全命运共同体。这有利于"一带一路"参与国之间的政策沟通,形成和平合作、共同发展的网状开放体系。可持续安全的"海陆和合论"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实践,必将打破传统地缘政治学所导致的"海陆对抗"或"欧亚大陆地缘争夺"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93.
今年1月12日,岸田文雄执政后第一次请安倍晋三聚餐,就朝鲜最近试射导弹如何强化制裁,以及对华对俄关系向安倍讨教.这位曾长期担任安倍内阁外相的岸田,似乎仍然视安倍为不在位的"首相".迹象显示,"安麻体制"依然保持着对岸田内阁的巨大影响,目前,日本政坛"二元权力结构"特点明显.  相似文献   
94.
今年9月,日本自民党总裁小泉纯一郎任期届满,将卸任自民党总裁及日本首相。小泉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被视为小泉接班人的最热门人选。了解和分析安倍晋三的政治与思想脉络,对研究日本内政外交走向特别是中日关系前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
日本进入后小泉时代。近期日对华外交尽管出现了积极变化,但中日关系总体形势仍不容乐观。9月份日自民党总裁选举前,小泉为延续其外交路线如何谋篇布局以及此后如何调整对华政策将影响中日关系未来走向。为此,我编辑部于2006年6月6日召开研讨会,请有关专家学者就后小泉时代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现将部分与会人员的发言整理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96.
日本新生党领袖羽田孜在社会党退出的情况下勉强建立起少数派执政的内阁。由于社会党退出多党联合政府,日本政治格局出现三大新变化: 其一,羽田内阁虽仍为多党联合政府,但与细川内阁在结构上有质的不同,原来联合政府中的“两极结构”消失,形成以新生党为主体的政权结构。  相似文献   
97.
10月1日,在美国宣布对日本进行贸易制裁的最后期限到来之际,美日两国经过20小时的马拉松式谈判后,终于勉强达成日本开放电讯及医疗设备、玻璃制品和保险业市场的协议,避免了美国对日本实施制裁。但是,由于日方在汽车及其零件领域并未对美国作出让步,所以,美方  相似文献   
98.
沙尘暴和荒漠化既是一个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又是一个已经威胁到国家安全的问题。在沙尘暴和荒漠化的威胁下,许多地区从沃野良田变成遍地黄沙,许多人因此而染上呼吸道疾病。可以说,沙尘暴并不只是一个影响可持续发展问题,而且是一个影响可持续安全问题,是中国在非传统安全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另外,人类面临水资源短缺、气候变暖等挑战,也需要采取新的思路应对。  相似文献   
99.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战略格局与国际秩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格局与新秩序正在形成过程中,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面临新的战略选择,争夺21世纪国际新秩序主导权的竞争正全面展开。如何正确认识和适应这些变化,怎样才能做出合理的战略与政策抉择,不仅是学界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快速发展的中国必须解决的重大对外政策课题。鉴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近期发起召开了“21世纪国际秩序与中国对外战略”专题研讨会,邀请在京十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就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及其变化趋势、中国面临的战略环境等战略性问题各抒己见,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思考。现将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期对于读者把握国际战略形势及理解中国对外战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0.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诉讼的大门已经关闭!中国民间对日索赔面临着重大抉择!这是众多中日媒体依据日本最高法院今年4月27日对"西松建设案"的终审判决得出的结论。这一被日本国际法学界认为"极具政治性"的判决,得到了中国政府"是单方面的、非法的、无效的"严正回应。5月25日和6月11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民间对日索赔指导小组连续两次召开研讨会,邀请国际法学家、历史学家、中日两国律师对这一判决进行解剖。他们认为,虽然日本最高法院的判决承认了日本企业的加害事实,但却将中国政府一贯不予承认的旧金山和约作为判决的基础,将《中日联合声明》作为"日华(台)和约"的沿续,单方面对《中臼联合声明》进行曲解,这一践踏中日两国关系政治基础的判决,是中国人民绝不能接受的。与会的中国法学家、历史学家、中日两国的律师.根据国际法基本原则和中日邦交正常化过程中的历史记载指出,4·27判决不仅是对日本司法独立的莫大讽刺,更是对历史的歪曲。这一判决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虽然会使中国战争受害者在日本的诉讼进入寒冰期,但却促使中国政府和民间加快了打通其他渠道的速度。这一判决不仅不会使中国民间对日索赔偃旗息鼓,反将使之得到更多的支持,开展得更加深入。本刊摘选两次研讨会的部分发言,作为对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的支持。——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