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新近颁布的《禁毒法》以及现行《刑法典》中都未对非法使用毒品行为作犯罪化处理,笔者认为这是我国禁毒立法体系的重大缺陷,因此,通过论述在我国将非法使用毒品行为犯罪化的必要性,进而对于反对将非法使用毒品行为犯罪化的观点进行评价,并具体探讨罪名的设置、构成要件及量刑的规定。  相似文献   
32.
用DEAE-纤维素分离的布氏锥虫伊氏亚种JG克隆株虫体按Segura 氏法制备抗原,常规免疫BALB/c鼠、融合、筛选和克隆。筛选时除使用免疫抗原外,还使用按同法制备的我国不同地区分离的3株布氏锥虫伊氏亚种(JX、ZJ、GY株),1个布氏锥虫马媾疫亚种虫株和培养的1株布氏锥虫指名亚种发育前期型虫体的抗原,以及泰氏锥虫和弓形虫抗原。共获得8个杂交瘤细胞株(4A_(11)、2D_6、5C_8、2E_3、1H_8、1C_9、1F_(11)、4F_6。它们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与泰氏锥虫、弓形虫抗原均无反应。4A_(11)、2D_6在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中只与免疫克隆株抗原反应。其余6株在ELISA中不仅与免疫株抗原反应,而且与其他锥虫虫株抗原呈明显交叉反应,免疫荧光试验则全部阴性。在ID试验中,1C_9、1F_(11)腹水与上述6种抗原呈现明显沉淀线,另6株则均无反应。4A_(11)和2D_6是针对伊氏锥虫群JG克隆株特异抗原,而5C_8、2E_3、1H_8、1C_9、1F_(11)、4F_6则是抗布氏锥虫群共同抗原。  相似文献   
33.
几年来,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根据本院工作实际,狠抓思想、组织和人才建设,抓出了特色,抓出了成效,使院各项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1993年该院规划、市政、工程测量三大主导专业同时被建设部评定为国家甲级设计单位。全院年收入由1984年的27.6万元,  相似文献   
34.
A 夜越来越深,月亮越来越明,操场上的人却越来越少,还有几对用两个人的微温靠在一起和寒冷做斗争的小鸳鸯们,偎在墙角说些呢呢喃喃的鸟语。我的骨头都被风刮痛了,刚过完国  相似文献   
35.
当前,我省经济发展水平低,一 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具有较强带动 作用的经济增长极,缺乏一个以若 干具有内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的 城市群、经济圈、产业带。加快芜 马铜城市群建设,有利于提高经济 竞争力,也有利于推动皖江开发开 放,形成我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36.
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夹心阻断ELISA对麻雀、鸭、鹅进行了IBDV血清学调查,麻雀的阳性率为7.4%(4/54),鸭的阳性率为95.5%(363/380),鹅的阳性率为9.4%(11/117)。表明IBDV传播已非常广泛,提示麻雀、鸭、鹅特别是鸭在IBDV生态和传播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7.
马传染性贫血(EIA)虽可经多种途径传播,但主要通过吸血昆虫机械传播。EIA病毒借昆虫机械传播依赖于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最重要的变量是感染马血液中的病毒滴度,媒 介昆虫的种类、数量和生物习性,以及感染宿主与易感宿主间的距离。 (一)EIA感染马血液中的病毒滴度 感染EIA的马属动物是EIA唯一的传染来源。感染动物终身具有病毒血症。其病毒血症的滴度不仅因临床类型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同一个体  相似文献   
38.
用鸡传染性法氏党病病毒(IBDV)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地高辛(DIG)标记的cDNA探针组织印迹杂交试验,从某鸡场爆发新城疫(ND)的病鸡脾及法氏囊组织中检测到了IBDV,证明该ND病鸡存在IBDV的亚临床鸡鸡感染。进而分析了该疫情的爆发原因,并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亚临床型感染和免疫程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9.
(一)研究历史 唾传锥虫体外培养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从1903年Novy和MacNeal首次培养布氏锥虫指名亚种(Trypanosomabru-cei brucei,T.b)至1976年,为第一阶段;此期间只能培养T.b和刚果锥虫(T.con-golense,T.con)无感染性的前循环型。1977~1985年为第二阶段。1977年Hirumi等以有哺乳动物细胞滋养层的培养系统培养T.b.脊椎动物型取得成功,这一突破是唾传锥虫体外培养进入迅速发  相似文献   
40.
1992年2月,浙江省 海宁市两专业户引进彼得 逊肉鸡800余只,从5日龄 开始,少数雏鸡出现跛行、腿软等症状,以后发病雏鸡逐渐增多,出现典型神经症状,两腿麻痹,呈犬坐姿势,一腿或一翅向一侧伸展,两翅下垂,有的头颈歪斜,角弓反张。两周后发病鸡已过半数,死亡300余只。临床诊断及病理剖检排除了病毒性关节炎、马立克病、新城疫及饲料因素。为了查明病因,我们对病鸡的脑组织进行了病毒分离和鉴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