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4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在近年来的中国法学中,社科法学研究日渐兴起,产生了诸多引人关注的成果。与此同时,法教义学也持续产生着学术影响。最初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基于各自不同的学术旨趣和视角,所讨论的问题域分离多于重合,相互之间并无太多互动。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和法治实践的推进,现实中生成的具有理论挑战性的问题不可避免地摆在了两种学术研究进路面前,双方的分歧也更明显地凸显出来。而有了分歧,也就有了针锋相对的交锋和追求各自更大学术影响力的竞争。竞争虽然在学术领域展现,但是又并  相似文献   
22.
随着韩流席卷中国大陆,赴韩旅游市场发展迅速。定量分析显示,韩国的影视产业对吸引中国潜在游客的贡献率最大。韩流直接影响着韩国旅游目的地形象,然而对游客的购买决策影响较弱。建议韩国旅游业通过"4S"策略整合韩流元素,打造"影视+旅游"的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3.
“法律的社会科学研究”研讨会观点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猛  胡凌  李晟 《法学》2005,(10)
2005年5月28日至29日,北京大学法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联合举办了“法律的社会科学研究”研讨会,来自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学者就共同关心的法律问题进行了一次跨学科交流。一、法律的社会科学研究:功能与前景正当美国的“法律的社会科学研究”(或者又称为社科法学、法律和行为科学、法律的交叉学科研究)在法学院中已经毫无争议地被边缘化的时候,在当代中国,法律的社会科学研究却蓬勃发展起来。按照贺欣(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的解释,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它满足了转型中国初期的学术需求。它的成功主要是因为当时颇为…  相似文献   
24.
社会整体利益的法律维度--经济法基石范畴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悟真  李晟 《法律科学》2005,23(1):45-53
社会整体利益是经济法的基石范畴。因其与个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复杂关联 ,在以往经济法学的研究中被严重“误读”。从法哲学维度对其进行重新解读 ,首先应当明确社会整体利益以个体利益的存在为前提 ,绝大多数社会主体共同的欲求即为社会整体利益 ,并且要将其与国家利益作严格区分。对东西方法治秩序的演化分别进行考察 ,可以发现两者的侧重点不同 ,因而各自的法律制度及其演化亦有差别。经济法所体现和维护的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 ,有赖于个体利益的最大化、普遍化和持续化以及相应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25.
编后小记     
连续两期,我们都组织了关注程序法的主题研讨。对于《评论》来说,这其实是一个长期的特色,这两期既不是开始更并非结束,我们还将在今后继续关注着讨论着并努力回答这些发生在转型中国的问题。这自然是基于对中国法  相似文献   
26.
对革命文学中的司法叙事进行考察,可以发现文学曾经长期发挥着社会治理的重要作用,而作为文学的法律的普及与今天的普法,有着共同的特点。两种普法的不同效果,表明普法与法律的权威并无根本上的关联,法律的权威主要还是基于政治合法性。思考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不能遗忘政治合法性。  相似文献   
27.
李晟 《新青年》2024,(3):26-27
<正>“告别了母亲背负行装,踏上征途远离故乡。”激昂的《青年支援垦荒队队歌》响彻中央大街,一场别开生面的情景短剧正在上演。北大荒集团宝泉岭分公司的志愿者们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将《闪光青春别样红》这部弘扬北大荒精神的短剧,在中央大街进行演绎,展现给来哈尔滨旅游的中外游客。冰天雪地中洋溢着奋进的旋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