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法律   23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猛 《法学》2012,(5):115-120
收容遣送制度的废除和北京"上访村"的消失,让原本高位运行的进京上访形势更为严峻。日益严峻的上访形势和地方管控访民能力的相对不足,促使"黑监狱"大规模出现。"黑监狱"的出现,还与数十年来访民群体结构和上访事项的重大变化密切相关。如今的访民大多是身处社会底层,其上访涉及土地、房屋、改制、劳保和涉法涉诉事项。"黑监狱"的存在,又进一步恶化了这些访民的上访环境。进京上访形势的根本改善,不是靠继续推行高压维稳政策,而取决于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完成。  相似文献   
2.
侯猛 《法学》2004,(12)
“中福实业公司担保案”表明最高法院已经具有并日益增强了其规制经济的功能 ,即最高法院的行为并不仅仅局限于民商经济案件个案纠纷的解决 ,更具有形成新的经济规则的意义。但是最高法院没有清醒的意识到这一点 ,在规制经济的过程中 ,没有协调好与立法权和行政监管权的关系 ;而且 ,由于其行为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也很难为市场提供稳定的预期。因此 ,有必要建立一个自我约束的最高法院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侯猛 《法律科学》2006,24(2):95-100
大法官流出最高人民法院的背后,反映出来的仍然是法院体制的官僚化、法官的公务员化。从知识的角度来看,这破坏了上诉审与初审司法知识的分工,以及司法与其他部门知识的分工,不利于司法知识传统的形成;同时也强化了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控制,以及法院与其他部门的同质化。  相似文献   
4.
侯猛 《法商研究》2012,(2):30-36
校车安全问题的要点是界定在基础教育和公共事件中国家所应承担的给付义务,其核心是与受教育权相对应的国家给付义务。国务院主持制订的《校车安全条例(草案)》明确规定国家支持校车服务,这是我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规定国家承担校车给付义务。这一给付义务应在优先考虑农村基础教育的前提下以中央与地方进行财政分担的方式履行。在校车安全事件成为公共事件以后,地方政府迅速与受害者亲属签订高额补偿协议的做法在实践中相当普遍,这是地方政府为缓解中央和民众的压力而采取的短期应急策略。然而,这一做法的合理性值得质疑。  相似文献   
5.
侯猛 《人民论坛》2013,(22):28-29
保安公司与地方政府利益链一些地方政府以"维稳"的名义,千方百计试图阻止访民的上访。但是地方政府人力有限,怎么办?花钱雇人,以拦截上访为职业的"黑保安"就应运而生。这些"黑保安"专门为各省市接访人员提供分  相似文献   
6.
社科法学的传统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社科法学倡导运用社会科学的方法分析法律问题。这与以规范文本为中心的法解释学及其新兴衍生品——法教义学——有显著的区别。近年来,随着从德国留学回国或深受德国法传统影响的学者日益增多,法教义学的研究日渐兴盛。1虽然法教义学者特别是来自部门法的法教义学者,对社科法学采取相当克制或友善的态度,"教义学的主张无意排斥其他的法学研究进路",2但是在中国法学的知识竞争格局中,社科法学者多少感受到了来自法教义学的挑战。因为相较于注重逻辑、体系构建的法教义学,社科法  相似文献   
7.
最高法院访民的心态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猛 《中外法学》2011,(3):648-659
即使诉讼案件已经终结,一部分访民仍执着地进京上访。这不仅意味着他们要出"气"、讨个说法,也是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于现实世界中的"天"——中央。这个中央还不仅仅是或主要不是最高法院,而是中共中央。即使希望一时难以实现,至少也要来北京争取到表达的机会,让中央能够倾听他们的冤屈。表达本身也就成为支撑他们继续上访的动力。但中央即使有心处理,也没有足够能力快速处理所有上访案件,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长期上访甚至滞留不归的访民群体。当他们越来越失望和绝望时,相互倾诉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反而增强了访民之间的情感认同和群体认同。这种认同感的增强,不仅意味着他们很难再回归到原有的社区当中;同时也意味着地方的接访工作,在中央维稳要求和访民抗争的双重压力下,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中国法律社会学的知识建构和学术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一定意义上 ,法律社会学研究的是“反法治”的问题 ,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提倡以研究进路而不是学科 (部门法 )划分来切入法律问题的讨论。中国的法律社会学有从传统的法律理论研究向经验研究转变的趋势。推进法律社会学研究就要以研究中国问题为中心 ,提倡问题意识、学术本土化、以地方性知识为观察视角、坚持怀疑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立场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 ,从而建立自己的学术研究传统。  相似文献   
9.
评述美国当代的国际法观——兼论国际法解释侯猛1996年,美国先后制定了《赫尔姆斯——伯顿法》、《达马托法》,当年9月初又空袭了伊拉克。这些行动表明,美国表面上口头尊重国际法,尊重双边或多边协定,但实际上又置国际社会于不顾频频违反国际法准则。因此,这就...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