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007年,国际战略形势总体稳定,一些国际热点问题出现积极变化,大国战略互动更复杂、更活跃,中国外交浮现出新难题、新挑战。2008年国际战略形势将继续深度调整,某些热点地区和国家依然难以脱离乱局,但国际战略稳定的大势不会有根本变化,中国外交则在传统的地缘政治、军事和外交领域面对重大麻烦"多样化增生"的新形势。鉴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于2007年12月6日举办"2008年国际战略形势前瞻"研讨会,特别邀请20多位专家学者在回顾2007年国际战略形势的基础上,对2008年国际战略形势进行前瞻性分析。现将研讨会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期有助于读者更准确地把握国际战略形势走向。  相似文献   
22.
东北亚安全机制:现实与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东北亚是攸关中国核心安全利益的最重要地区之一 ,也是世界上尚未摆脱“冷战”束缚的唯一地区。“朝核危机”爆发后 ,着眼于危机处理的“四方会谈”、“六方会谈”相继登台亮相 ,高频度的穿梭外交令人充满了和平解决危机的憧憬 ,而第二轮“六方会谈”做出的设立常设工作组和尽快举行第三轮“六方会谈”的决定 ,更让人有理由生发出东北亚安全秩序出现曙光的预期。那么 ,这种秩序产生的条件是否具备 ?何种机制或何种秩序最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的持久安全 ?相关国家在如何思考这一问题 ?“六方会谈”能否发展成为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合作机制 ?其面临的问题与前景如何 ?带着这些问题 ,本期我们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几位专家举行对谈 ,希望能对您有所启迪并引发您更进一步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23.
今年10月1日,日本和美国终于就"一揽子经济磋商"达成部分协议,从而避免了美国对日双重制裁以及将由此引发的贸易大战,两国间的紧张气氛得以暂时缓解。但是,这场谈判长达十几个月的艰难历程及其最终取得的妥协性成果,却生动地反映出日美矛盾难以调和的现实,预示着摩擦仍将继续激化的前景。它表明,随着世界冷战格局的瓦解,以安保条约为主要标志的日美同盟的基  相似文献   
24.
当前日本社会思潮与"新民族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凡文化发展之国 ,其国民于一时期中 ,因环境之变迁与夫心理之感召 ,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于一方向 ,于是相呼应汹涌 ,如潮然。”① 社会思潮是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国内生活及对外关系中突出矛盾的集中反映 ,是蠡测国民情绪与思想动态的风向标。对此基本要素做深入考察 ,既为客观把握日本当前形势所必不可少 ,也是准确判断其未来走向的重要基础。一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日本社会思潮出现很大变化 ,和平主义高潮的回落与民族主义浪潮的兴起构成这一过程的主要特征。(一 )和平主义曾是高昂的主旋律。和平民主主义是战后 50年来日本社会思潮中的…  相似文献   
25.
G20诞生及其制度化标志着国际秩序的新一轮调整,其本质是对现有秩序的改良而非替代.无论改良的过程还是改良后的"新秩序",起主导作用的仍是发达国家.调整过后,新兴国家的利益和声音得到了一定体现,但"新秩序"在更大程度上还是代表西方国家的利益和需求.  相似文献   
26.
Since the end of the cold war,all previous Japanese governments had tried toformulate a trans—century national strategy by firstly initiating reforms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ystems.However.various internal constrains had made it diffi-cult even to take the first step.The recent change of cabinet symbolized the "sixreforms" advocated by the Hashimoto government came to a deadlock.At least inthe rest of this century,any structural adjustments will have to make way for the  相似文献   
27.
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缘何令世人关注杨伯江日美政府9月24日在纽约批准并发表修订后的《防卫合作指针》,朝强化同盟关系迈出了具实质性的一步。两国并就此新“指针”对亚洲有关国家作出了种种解释。然而,越描越黑,至今世人疑窦未解,患虑有加。修订“指针”是日美...  相似文献   
28.
亚太地区形势变化及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11事件”和美国“反恐”战争使亚太大国关系和地区热点出现新动向 ,战略格局酝酿新调整。其一 ,地区形势注入新变数 :美国战略关注聚焦欧亚结合部 ,在东亚、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调整进程被迫迟滞 ;朝美、朝日关系的改善持续延沓 ,朝鲜半岛和平进程步入调整期 ;东南亚一些国家政经局势飘忽不定 ,潜伏复合型危机 ;地区经济形势雪上加霜 ,年内能否顺利回升尚在未定之天。其二 ,地区合作孕育新契机 :“反恐”、求稳成为各国共同需求 ;大国互动趋于活跃 ,相互关系中的协调面上升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明显加快。其三 ,地区和平面临新挑战 :美国欲把“反恐”文章做大 ,个别国家也借“反恐”乘势而动。  相似文献   
29.
2005年世界大势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们相继推出“2003年世界大势前瞻”和“2004年世界大势前瞻”之后,读者反响之热烈可谓超乎想象。尽管有观点上的不同,然更多是肯定、赞誉及鼓励。这让我们信心增强的同时,感受更多的则是压力。的确,研究国际问题的学者本就常有“雾里看花”之感叹,而要抽象出世界发展的大势更是谈何容易!与2003“战争年”不同的是,2004年的局势演化主要体现在“看不见的战线”,据此要把握2005年的世界大势尤需知微见著和多领域的交融与碰撞。为不负广大读者的期待,我们于新年伊始特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陆忠伟研究员及相关领域的13位专家举行对谈,希望这篇“2005年世界大势前瞻”有助于您的进一步思索,撞击出您新的灵感。  相似文献   
30.
[编者按] 随着中、日两国交往日益频繁,联系日益广泛以及各自的发展变化,双边关关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似乎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