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篇
法律   55篇
中国共产党   133篇
中国政治   132篇
政治理论   45篇
综合类   7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9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并着眼于全面和从严,整体设计,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思想建党、组织建党、作风建党、制度建党和反腐倡廉建党等方面闪耀出光辉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继承和发扬了历代中国共产党人从严治党的思想,在继承中有创新,从广度、深度、力度上都有发展和超越。  相似文献   
392.
石嘴山市惠农县礼和乡四队农民何文忠,与驻守在这里的武警石嘴山市支队四中队官兵结下了鱼水深情,留下了一串串感人的拥军故事。  相似文献   
393.
本文阐述了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认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包括提高运用统一战线这一大法宝的能力,统一战线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法宝;强调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统战工作,认为不断提高统战工作能力包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能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能力、广泛团结各界党外人士的能力、巩固和发展"一国两制"事业的能力、政治领导的能力.  相似文献   
394.
唐斯庆 《当代贵州》2010,(23):52-52
作为经营十大振兴产业之一、又是国计民生基础性产业的企业,贵州电网公司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当好"先行军",为全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提供强大的电力支撑。  相似文献   
395.
吴家庆  蔡艳 《湖湘论坛》2021,34(2):64-74
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美好生活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劳动创造的。美好生活与劳动教育具有内在契合性,人民是美好生活与劳动教育的共同主体、实践是美好生活与劳动教育的同源本质、幸福是美好生活与劳动教育的目标追求,实现美好生活需要加强劳动教育。新时代美好生活赋予劳动教育新的价值导向,需强化国家认同感、追求社会满足感和关注人民获得感。把握创新劳动教育的实践要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从坚持正确方向不断完善劳动教育管理制度、与时俱进更新劳动教育理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劳动教育模式、多方参与营造劳动教育氛围,不断增强劳动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396.
让温泉真正造福于百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泉是福州得天独厚的资源。开发利用福州的温泉资源 ,让温泉真正造福于百姓关键要解决好经营体制、资源保护、科研投入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397.
398.
399.
"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这个著名的"修正主义公式"出自于伯恩施坦《崩溃论和殖民政策》一文。该公式的提出意味着伯恩施坦正式公开了他的修正意图,并转向修正主义。而这一公式则是伯恩施坦在同英国社会主义者巴克斯的争论中直接提出的,两人的争论涉及有关资本主义三方面的问题,即资本主义是文明的还是邪恶的;资本主义是否会迅速崩溃;社会主义的实现能否通过资本主义文明的整体演进。在这一争论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伯恩施坦转向修正主义的起点是对教条革命者的批判,也正是以此批判为基础,伯恩施坦逐渐远离了马克思主义,彻底转向修正主义。  相似文献   
4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