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篇
法律   44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56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着手做一件大事,尤其是需要使用大气力的事,往往必须闭上嘴,憋足了劲儿。举些通俗的例子说:“上至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大禹治水,下至刘邦斩蛇,武松打虎,以及运动员的举重、赛跑、打球,大都是闭着嘴干的,意在集中精神和体力。若是一边干正经事一边搞解说,搞评议,搞自我张扬,其是注定要失败的。建筑工程中有一项修路、架桥工程,“接轨”往往是关键时刻,此时必须聚精会神,十分用心用力;尤需要闭上嘴,少说废话。若是一边搞工程一边搞演讲,说相声,那工程很可能弄成豆腐渣工程。我向来认为我们中国人办事,干得成功的,说话少、用力多是原因之一。凡…  相似文献   
32.
时下,以人为本作为一个词语、口号,在我国出现的频率很高。但我怀疑对以人为本做到真懂、深解的人未必很多。什么是真正的以人为本?要明白这一点,首先要明白不能以什么为本,而且要切实做到。例如,不能以物为本,不能以头衔、名号、地位、级别为本,另外不能以权力、权势为本。什么叫以物为本?举些小例子:一些家庭中,最受宠的是狗,全家都围着它转,百般伺候和养护,这就叫以狗为本,即以物为本。  相似文献   
33.
呼唤“权力科学”毛志成平日里说谁“精通权力学”,他一定认为你在骂他,至少是大大的不恭,因为他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善于搞权术”,乃至是善于钻营、走门子之类。其实,正正经经且又逻辑缜密的权力科学,或简称权力学,恰恰是将权力正派化、规范化、效益化的一门学问。...  相似文献   
34.
毛志成 《民主》2004,(7):42-42
一数载前我患了重病,某老友在我病榻前抚慰我,说了这样一段恭维之言:“你是好人,据我所知凡是别人要求你去办的事,去说的话,你从来没有拒绝过。”我闻之颇多怅然。因为他对我的赞誉,活活勾勒出一个十足庸人的模样。一个人若是从来、始终没有拒绝过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口号,什么行为,这个人一定是庸人,甚而是小人、奸人。而他本人又注定时时与祸事为伴,任何自夸的福气都是假的,是对他不幸、不良的一种粉饰。  相似文献   
35.
改变四风即政风、财风、文风、民风。改变的程度和幅度如何,需要做出客观而公正的评估。政风不正包括的类别很广,如贪污腐败,以权谋私,作威作福,尸位素餐,追求排场,奢侈浪费,虚言误事,等等。这一切  相似文献   
36.
要想使官员成为说真话、讲诚信的笃行者,光靠少量的特殊勇者是不行的,要大大改造官场的场风某些初入官场的人,尤其是年轻的官员,一开始立志做清官而且发誓一心为民建功立业的人不在少数。为什么后来却步步背信弃义、贪污腐败了?此中的原因值得细究。  相似文献   
37.
我这里说的“仙气”,属纯精神范畴,毫无迷信意味,是很唯物的。历史上的某些特大号名人,本身也不迷信,不信神仙鬼怪之类。即使他们被定为唯心主义的大师,也有唯物主义的成分。正如列宁在批判机械唯物主义时说过:“聪明的唯心主义与愚蠢的唯物主义更加接近于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38.
蒙冤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遇难前最能安慰自己的话是:"历史终将证明我无罪!"这话在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希望和幻觉,他们不懂得:历史是胜利者写的。历史延续得越久,越  相似文献   
39.
一提作风,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生活作风。说一个人有作风问题,也本能地联想到生活作风问题。其实这不全面,很狭隘。  相似文献   
40.
今年是“主旋律”概念提出20周年,所以,我和青年作家们讲要提倡“三气”文学。什么是“三气”?细说起来就是:正气、大气、才气。 正气,指的是青年作家自身的人格素养.也指的是做人应立足于有较高的道德水准。伟大的事业需要杰出的文学作品来讴歌和颂扬。要把高尚的情感境界、健康的人生追求、美好的艺术情趣传递给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