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篇
法律   44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56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当年有人将贫穷或善于忍受贫穷,将各种无文化之举视为朴素,是最大的偏见之一.  相似文献   
52.
从理论上说,文学不会消亡。不过在实际上,眼下的文学现状如何,前景如何,实在是令人可忧的。现有的文学杂志,或是专事文学作品的出版社,有的半死不活,有的“断奶”,有的干脆关张歇业。若是弄不好,这样的现象沿着恶性、惯性的运动轨迹滑坡下去,由“断奶”到“断气儿”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若是果真到了那种地步,你认为文学的掘墓人是谁?我看只能是文学自己,是作家自己。文学、作家何以落到这种命运?说什么“商品经济的冲击”啦,“世界日趋世俗化、庸俗化所致”啦,“物质的崛起导致精神  相似文献   
53.
人往往都有长处(优点)和短处(缺点),领导干部也一样,关键是对长处和短处要看准。切切不要凭自己的偏见或臆断,视人和自视时将长处当成短处,将短处当成长处。春秋时代的齐国宰相晏婴,是个很有本领的政治家。他有个下属兼亲信叫高缭,人也不错,办事很小心,人缘也很好。只因为对上司一味盲从,喜欢说“好好好”式的随声附和之言,性格上没有任何棱角,晏婴便把他辞掉了。晏婴的解释(大意)是:“我晏婴本人本来是个平庸、无用的人,像一根七扭八歪且又不方不正的木头。必须有人为这根木头划线,用斧子去削,用刨子去刨,才能制作出一件像样的器具。而高缭…  相似文献   
54.
谨戒“扯淡”十种□毛志成从前有“帮闲文人”之说,不少作家都以戴上“帮闲”的帽子为羞。其实,对世事,对人心,无论“帮忙”与“帮闲”,总还是“帮”了一点的,也就是说,这类作家以及他们写出的东西,高低是有一点的“用”的。若是由“帮闲”退化为“自闲”,只玩味...  相似文献   
55.
好官必须首先是好人,但好人未必是好官。而且,铺天盖地的好人中能做好官的从来是极少数。何以是极少数?千条万条的原因之中,有两条最重要:一是做官要有高于平常人的智能;二是做官既要把自己看成平民又要有别于平民,能发挥出使大多数人认可的权威效应。  相似文献   
56.
我写的破文章,出版的破书,凡是说上几句恭维话的人,我都心里明白:那话都是假话,暗中所说的讥言诮语一定不少.倒是很赤裸的鄙薄之话,我却认为有几分可贵的坦率.怕他们故意含蓄,不便直说,我便索性将他们的意思提炼一下,代其表述:我在精神品位上像唐吉诃德,像阿Q;我在行文水平上像白开水,像土坷垃,像草木灰.直到他们本人都讪然无语,强作不好意思,我才进一步说上几句近于自负的话.说来也许可笑,我的自负只源于一条:我写的东西虽然杂七杂八,但都"有主题",而且那杂七杂八又与"总主题"相谐无违.  相似文献   
57.
国学杂议     
毛志成 《前线》2011,(12):55-55
●滥封国学大师的事如今已渐渐冷却,但哄抬国学之风仍在刮着,这就有必要再唠叨一番。  相似文献   
58.
●1995年10月27日晚,武汉汽车工业大学49岁的高级工程师、基建处长苏明秋被本校临时木工廖宗世绑架;11月27日,被绑架一月之久的苏明秋尸体在崇阳县大源乡深山一个采煤坑道里被发现。至此,这起震惊江城的恶性案件才有了初步眉目。  相似文献   
59.
中国古代的经济来源,有的说得清,有的则说不清。孔子是有经济来源的,学名叫“束修”,此中至少包括教学费。  相似文献   
60.
必须强化中国的民族自尊心,必须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意义,这都是对的。问题是依据怎样的思路去强化,如何强化,在强化中注进了多少“必须彻底更新”的因素,这才是至为重要的。然而有时我们的想法和做法恰恰偏颇,甚而错了。爱国爱到缅怀千百年前“天邦大国”的盛誉,以及“四大发明”的永恒神圣,或是习惯于或陶醉于称外国人为“胡”、“夷”、“蛮”、“洋鬼子”,这都是很大的惰性意识。何谓“天邦”?何谓“大国”?必须比较,有依有据才成。自称或公认为至高无上的、至大无比的“天邦”、“大国”,世界历史上的角色很多:如希腊帝国,罗马帝国,威风一世的法兰西拿破仑帝国,号称“日不落”国家的“大英帝国”,希特勒吹为“上帝眼中最优秀人种”的德意志帝国,还有悬着太阳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