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全球价值链下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升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价值链理论为研究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对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理论进行了梳理,通过对美国、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升级轨迹的研究,提出了全球价值链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升级战略.  相似文献   
32.
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离不开循环经济的发展。从国际循环经济发展来看,日本的经验值得借鉴。日本出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持国际竞争力、赢得市场的战略动机,从法律体系、政策扶持、微观运行体系和促进公众参与等方面大力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其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由此得到启示,我国应从建立法律体系、实施有力政策、推进企业化和提高公民意识四个方面入手来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33.
低碳,已不再是新鲜的名词,它慢慢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后哥本哈根”时代,我们将怎样融入低碳生活?低碳经济,又离我们有多远?  相似文献   
34.
东北大开发中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东北大开发是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东北大开发的核心任务应当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从东北当前实际来看 ,产业结构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制约着东北经济的发展 ,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历史观念、体制和政策等几个方面 ,因此 ,转变观念、改革原有体制、实施相应的产业政策是提升东北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5.
新自由主义的失败与美国金融危机的警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2007年4月开始发生的美国次贷风险,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已经演化成为金融风暴,并形成了带有国际性的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36.
论区域经济协调增长中的公平与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庆新 《探索》2006,72(2):121-124
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国家发展的一个长期方向。表现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就是要强调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公平与效率的协调与兼容。本文通过对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评述,以均衡增长与非均衡增长理论为前提探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公平与效率兼容问题,并对影响区域经济公平与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区域经济增长中以公平为目标的效率实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7.
虽然大多数国有企业都进行了公司制改造 ,但是效益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一方面 ,所有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最终都取决于在市场竞争中失败成为一个可信威胁 ,而对于许多国有企业来说 ,在政府“父爱”的关怀下 ,这种威胁是不可信的 ,这使得国有企业经营者没有压力进行创新。另一方面 ,国有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只有弱的动力去监督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也并没有建立起内部的制衡机制 ,这使得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仍很突出。我们认为 ,国有企业低效与其独特的产权制度密不可分 ,国有资产分步骤、有条理、有规则地退出竞争性领域 ,这是改革的关键。引进机构投资者 ,加强市场监督 ,加大剩余索取权在企业从业人员中的分享程度 ,也是促进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 ,提高国有企业运营效率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38.
39.
近年来,印度作为新兴工业体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印度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态势越来越强,对外直接投资呈迅速发展之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995年的0.38亿美元迅速扩大到2007年的65亿美元,增长了171倍.  相似文献   
40.
中国特色对外开放理论逻辑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深化和升华,经历了开辟对外开放通道的准备阶段、"引进来"为我所用的起步阶段、"走出去"参与竞争的发展阶段、平衡发展双向合作的深化阶段,目前已经发展到高质量、全球开放发展的升华阶段,今后仍将不断完善和进步。中国特色对外开放思想和实践是中国不断取得发展的重要源泉,也日益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取得进步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