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33篇
中国共产党   39篇
中国政治   40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4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陈娟 《前线》2008,(2):26-26
第29届奥运会将于今年8月8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一共16天的时间。去年,我们街道工委以“奥运16天,我为奥运做点啥”为题,在居民中展开讨论,请大家结合街道实际,为“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出点子。这个活动一下子把居民的热情和智慧引发出来,很快收集到上百条建议。街道工委从服务居民群众、接待好国际友人这两项基本任务出发,确立了相应的16个活动项目。我们称之为“模拟奥运16天”。  相似文献   
22.
陈娟 《当代贵州》2009,(24):66-66
今年5月以来,息烽先后承接了贵州省优良传统与作风建设培训班、2009年贵州省干部考察专题培训班和宁波市委组织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各类班次27期。培训组工干部和党员干部1212人次,培训工作深受学员欢迎。  相似文献   
23.
公共财政作为国家政权运行的一个重要方面,既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政治范畴,事关治国安邦、强国富民.从这个意义上说,推进公共财政建设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4.
论日常家事代理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常家事代理权是一项便利夫妻生活的权利,也是一项古老的制度,但在我国至今仍未得到真正确立。文章将从日常家事代理权的法理基础,权限范围和权利行使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就其完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5.
“亲亲相隐”制度是我国古代法律的一项重要制度,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至今对我国证人作证制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一方面梳理“亲亲相隐”制度的历史渊源,并且从立法背景分析该制度,另一方面,分析我国证人作证制度的发展及立法背景,试图分析出这两制度的契合.  相似文献   
26.
陈娟  何钟林 《长白学刊》2004,(5):110-111
孙中山先生一贯重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化,并把道德文化的建设提升到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他在<民族主义>一书中说:"大凡一个国家所以能够强盛的原故,起初的时候都是由于武力发展,继之以种种文化发扬,便能成功.但是要维持民族和国家的长久地位,还有道德问题,有了很好的道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孙中山先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掘和研究,开创了近代中国政治历史的一个方面.孙中山先生关于道德文化的许多思想,至今仍然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27.
"复工复产"是每次法定节假日后,各企事业单位恢复生产工作以有效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所面临的经常性问题。但由于"新冠肺炎"这只"黑天鹅"的出现,各地复工复产任务同以往相比变得更为艰巨,"复工复产"成为当下被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应急管理部始终紧抓复工复产期间的生产安全防范工作,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各类企业集中复工复产,应急管理部门该如何落实监管职责呢?  相似文献   
28.
比喻是《围城》中运用得最多,也是最有特色的表现手法。在《围城》中,作者几乎调动了所有用得上的比喻手法,不仅有显喻、隐喻、曲喻,而且还有意向比喻、官感比喻、哲理比喻,等等。这些比喻如一颗颗熠熠发光的珍珠,缀满整部作品,使抽象化为形象,深奥化为浅显,复杂化为简约,平淡化为神奇,给语言增添了鲜明的艺术色彩,对增强作品的感染力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的CCR和BBC模型,对我国长三角等六个主要汽车产业集群及六大汽车企业集团的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这六个主要汽车产业集群的效率是不相同的,并由此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0.
与宏观改革及社会发展特点相一致,中国城市治理仍需偏强一些的政府主导,这是现实需求。但随着城市尤其是发达城市中第三部门、企业、居民等社会主体不断发展壮大,这些主体的参与能力和影响力日益增强,这不仅对传统公共行政模式提出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