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金融是霸权的基础。金融危机削弱了美国综合实力,使美国霸权战略不得不进行一系列调整:在经济领域,实施经济优先的战略方针,推动霸权战略的“国内化”转向,夯实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霸主基础;在国际政治领域,加速推进“转型外交”进程,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协作;在军事领域,采取相对收缩的军事战略,适时调整海外军事布局,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倡议地缘政治解读之所以长期受制于传统地缘政治理论框架,问题在于研究忽视了对地理逻辑的演进,造成对分工及其地理内涵的忽视.而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它的发展使地表不仅是相对.静态的自然特征的集合,同时还被层层叠加的社会生产关系包裹.产品内分工阶段,经济活动对社会生产关系的取用与改造,推动了新的地表动态变化过程.国家在追求自身发展中,通过国际区域合作参与到分工经济对地理的改造中,实现了国家对空间的再生产,控制空间生产资料功能的获得,决定未来分工发展空间形态,推动不平衡发展的再现.而"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中国介入分工经济"地理—经济"过程的创新方式,其本质是一项为推动分工发展而团结海陆国家以创造新地理基础的计划.它凭借解决分工经济两难冲突的新方案、立足正确地理观的空间设计以及对空间矛盾的精准定位和有效修正,超越以往国际区域合作框架,形成了一个能够促进分工经济持续发展、推动生产地理优化更新,并促使两者良性循环的崭新空间.  相似文献   
13.
信息革命是指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 ,感知、反映、接收、传递、交流、综合分析和加工处理信息的工具与手段的革命性变革。人类文明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对信息获取、存储和运用能力的进步 ,2 0世纪中期以来 ,信息革命开始在全球蓬勃发展。信息革命是继工业化动力革命之后的人类新智能革命 ,它使人类社会面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信息革命有力地推动下 ,世界进入了全球化迅猛发展、民族国家间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程度不断提高的新时代。在信息化新时代 ,认真研究和探讨信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的相互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战后以来,强大经济实力始终是美国霸权政治的基础,金融则扮演了美国经济"晴雨表"的角色。2007年后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削弱了美国霸权的经济"实力",使美国霸权战略不得不进行一系列调整:在经济领域,奥巴马政府实施了经济优先战略,推动美国霸权战略的"国内化"转向,力图夯实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霸主基础;在国际政治领域,加速推进"转型外交"进程,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协作;在军事领域,采取相对收缩的军事战略,适时调整海外军事布局,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5.
东北亚地区均势安全格局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冷战后,东北亚地区大国关系发生新的分化组合,中日俄三强关系的重构同处于美国霸权辐射的历史时空中,使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关系极易受到超级大国的影响。东北亚地缘政治结构一超三强的特点为超级大国扮演“离岸平衡手”角色提供了战略回旋空间。美国为在东北亚地区建立和维护霸权,进行了联日制华、牵制俄国和打压朝鲜的战略布局。美日强强联合催生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东北亚地区大国关系的调整与改善因而陷入结构性困境,建构均势安全是21世纪前期实现东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6.
信息化进程中国际体系与秩序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文明正在从工业化社会迈向信息化社会,世界各国立足于不同的国情,秉持迥异的发展理念与施政方略,在国际舞台上共同演奏了民族国家竞争角逐、合作互惠、兴衰失衡并存的交响曲,共同造就了当代国际战略格局与世界秩序的全新态势.美国作为信息化浪潮的发源地与最为积极踊跃的推动者,赢得了信息化时代全球博弈的最大红利,依托厚重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军事实力,成为短期内难以逾越的单极霸权;而其他从两极格局中分离出来的诸强国以及为信息化、全球化浪潮所催生的多种国际行为体在把握机遇、发展实力、蓄势待发的同时,也于不同的领域与层次上对美国霸权形成一定的平衡与制约.单极主导、多元并存无疑成为步入信息化时代之初国际政治体系最显著的标志,但随着信息化浪潮在深度与广度上进一步拓展,在飞跃与调整的交替中不断前行,世界格局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国际社会行为体多元化、从传统的"国家间政治"向世界政治乃至"全球政治"转变等趋势初现端倪,作为未来世界的可能性蓝图正逐渐呈现于世人眼前.从美国全球扩张战略的周期看,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近30年持续的攻势态势,已经呈现出疲惫的征兆,在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美国很可能要进入一个战略休整期,美国在国际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也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相似文献   
17.
黄凤志  丁菱 《东北亚论坛》2019,28(3):102-113,128
"极限施压"政策是否是朝鲜在2018年回到无核化谈判轨道的决定性因素,是学界的一大研究热点。特朗普政府上台后,随即对朝改行"极限施压"政策,利用美国的超强实力与国际影响力,对朝鲜实施全方位的高压威吓、惩罚和孤立,以迫使朝鲜弃核求和。2018年朝鲜半岛局势发生新变化,从金正恩的新年讲话、平昌冬奥会、朝韩板门店宣言到美朝签署联合声明,美朝关系发生新变化,朝鲜半岛显露和平曙光。特朗普政府对朝"极限施压"政策的战略意图是先"极限施压"迫使朝鲜屈服再与其接触,其与金正恩政府先确立可信拥核事实再逼美和谈的战略意图发生共振,使得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大为缓和。美朝第二次首脑会晤无果而终,表明半岛无核化进程不会一蹴而就。鉴于美朝之间根深蒂固的敌意与不信任,"极限施压"将长期作为美国対朝政策的基本面。探讨特朗普政府对朝"极限施压"政策及其特点、效能,对于认知朝鲜半岛局势变化及其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始终是维护南海和平稳定、推动该地区国家合作与发展的坚定力量。经过数年的力量和意志较量,中国引领南海战略态势的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当前南海的战略紧张态势虽然明显趋缓,但主权争端与大国博弈的结构性矛盾仍在,相对平静局面的基础并不牢固。而且随着实力对比的剧烈变化,南海问题进入了分别以主权和国际规则为基础的秩序博弈的"高级斗争"阶段。着眼于和平崛起、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及构建周边战略依托带的大局,中国应当从长计议,将自身的实力优势和目前相对有利的内外环境转化为体现合作共赢精神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9.
霸权是国际关系的伴生物。农业社会霸权国家具有明显的军事强权特性,工业社会霸权国家具有明显的工业强权特性,信息社会霸权国家初步显形知识霸权的特性。数字鸿沟的浮现使得国际关系中的知识霸权凸现,成为发达国家获利、强国和称霸的利器,科学的认识和探讨知识霸权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东北亚安全秩序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东北亚地区战略地位重要,是中国的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依托地区。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安全机制的缺失使东北亚安全秩序问题始终未能解决。不仅朝鲜半岛和台海局势仍重兵对峙,两个热点问题呈持续升温之势,而且在大国关系结构性的矛盾之中,冷战意识仍然存在,东北亚安全秩序的构建陷入困境。要走出东北亚安全秩序的困境,必须构建东北亚地区安全与合作的共识,推动地区各国重新构建东北亚安全与合作的新理念,构建东北亚地区“多极”主导多边安全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