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6篇
  免费   54篇
各国政治   28篇
工人农民   50篇
世界政治   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7篇
法律   643篇
中国共产党   173篇
中国政治   434篇
政治理论   157篇
综合类   127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282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从对海外典型的成功或失败的创业板市场经验教训的分析总结来看,创业板初创期的市场是充满风险的.初创期风险的成功解决与否与创业板最终的命运存在着明显的关联.因此,对创业板初创期风险及时地识别、合理地防控成为我国创业板当前阶段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2.
李秀梅  马军德 《学理论》2011,(2):335-336
近年来,任务型教学作为交际教学思想的发展倍受人们关注,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正在使用这一教学模式。拟从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入手,分析和探讨任务型教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3.
在"清网行动"中,各地公安机关之所以取得了突出的工作成绩,主要得益于网上追逃的系统化建设。网上追逃系统化建设从基础工作、信息研判、落地抓捕、规劝自首以及后续工作等"网上"、"网下"诸多环节入手,建立起系统化、立体化的追逃体系。同时,"清网行动"所存在的实际问题也为网上追逃的发展与完善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4.
了解《精神卫生法》实施后的变化,以及医护人员、社区居民、精神障碍患者和家属等相关人员对精神卫生热点问题的看法,为制定媒体应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江西省和广东省对115人进行了12组小组访谈,包括医务人员6组、社区居民4组、患者及其家属2组。结果:有近一半的访谈对象没有听说过《精神卫生法》。《精神卫生法》实施后,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更加规范,精神障碍患者的权利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更加重视精神障碍的康复和管理。有42人认为社会上依然存在歧视精神障碍患者的现象,歧视的原因为"担心受到伤害"。关于精神障碍患者的"强制就医"问题,有4人表示不应该强制就医;5人认为必须强制就医;30人认为要区别对待。大部分访谈对象对心理咨询机构持肯定态度。大多数访谈对象认为医生应该为精神疾病患者保密,31人认为应视病情而定。结论:《精神卫生法》的颁布实施对推进我国精神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加大《精神卫生法》的宣传力度,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强化媒体的正面宣传和报道,正确引导公众认知;完善配套政策,促进《精神卫生法》的落实。  相似文献   
125.
鸦片战争代表着"中国"历史的中断,鸦片战争后"天下"为"世界"所取代,"中国"史融入了"世界"史。从这一语境中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和世界的意义,我们提出和回答四个关键问题:中国近代是谁的"近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性质的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是哪种意义上的"科学"。从这里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化"构成了中国融入"世界"的同一过程的两个侧面。  相似文献   
126.
中国已经进入过剩经济时代.与此相应,需要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物质需要的满足使潜在的政治需要、文化需要、社会需要、生态需要凸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进行具体分析,因为生产的发展已经能够满足“物质”需要,而使“文化”需要问题凸显.“两个文明”语境中的“文化需要”实际上包括了“五位一体”中的政治需要、文化需要、社会需要和生态需要,它是一种“人文化成”意义上的“文化”需要.需要结构的这种转变对中国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转型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其中,文化的产业化不仅将推动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且为社会结构的转型、人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7.
传统女性文化随着时代的变革也在悄然地发生着改变,主要表现为传统社会强调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定位模式正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夫为妻纲"的观念被摒弃,"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影响正逐渐淡化,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两种,内在原因包括女性自我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外在原因是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8.
人身死亡损害赔偿关系到受害人生命权的体现和间接受害人财产权和精神损害请求权的实现。合理的赔偿制度是实现受害人权利的基础。中国人身死亡损害赔偿立法应反映法律公平公正价值,符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129.
财物遗失后,遗失人与拾得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遗失物所有权归属问题是物权法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现行立法对遗失人的权利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却忽视了对拾得人权利的保护,使拾得人与遗失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处于失衡的状态.建议立法赋予拾得人报酬请求权和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的权利,以完善拾得人权利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0.
新发现陈独秀书信两通,涉及1921年安徽学潮.与以往一贯支持学生运动不同,陈独秀对此次学潮持鲜明反对态度.在他看来,学生受军阀挑唆,自相反对,是趋新势力的内讧.然而,学生对于陈独秀的忠告并不领情,甚至公开指责陈是"无风起浪".通过这两封书信,可以看出新文化领袖与以"新青年"自居学生之间的隔膜,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陈独秀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