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1篇
  免费   38篇
各国政治   30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93篇
法律   296篇
中国共产党   78篇
中国政治   189篇
政治理论   59篇
综合类   31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张囡  李平  张茜  奚旺 《各界》2008,17(8)
在机械手的轨迹控制的迭代学习控制中,迭代学习的学习律难以选择.本文结合RBF神经网络滑模变结构控制和遮代学习控制的基本思想,提出采用RBF神经网络滑模变结构控制确定学习律的方法.并运用Matlab软件Simulink对该方法应用于机械手轨迹跟踪控制的情况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学习速度快、跟踪精度高、鲁棒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82.
提高认识,摆正位置;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83.
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公民文化缺失的现象,导致乡村组织方式等级化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依据先进文化培养新型农民、充分发挥政治社会化功能三个层面入手,其根本就是重构乡村公民文化,提高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84.
分子印迹技术是近几年来集高分子合成、分子设计、分子识别、仿生生物工程等众多学科优势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分支。分子印迹聚合物由于具有与天然抗体同样的识别性能和高分子同样的抗腐蚀性能的双重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生物工程、临床医学、环境监测、食品工业等众多领域。文章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和分类,综述了分子印迹技术在药物分离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5.
<正>在革命战火中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古巴,处在国际风云激荡的风口浪尖上,是国际社会和世界人民关注和瞩目的一个焦点。这个只有1100万人口的小国独力顶住那个近在咫尺的超级大国长达半个世纪的强力打压,在虎狼窝边历经千难万险而无恙,并茁壮成长,像磐石一样昂然屹立在加勒比海中。这是世界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奇迹。领导创造这个奇迹的是古巴的传奇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  相似文献   
86.
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制度介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亦俊 《知识产权》2005,15(2):52-57
近年来,为迎接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贸易战,各国(地区)都加大了对外观设计专利的立法保护。我国的外观设计专利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迅猛增长。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即伴随申请量、授权量高速增长的是质量的参差不齐。针对现存问题,本文选取亚洲三个经济发达国家(地区)的外观设计专利制度中值得借鉴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提出了完善我国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87.
王倩  汪军 《理论前沿》2005,(19):20-21
金融网络化发展使金融业具备了网络外部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这必将提高金融业市场集中度。然而,金融服务网络化亦会使完全竞争的作用逆转,使垄断向竞争性垄断转化。因此,监管当局应改变“结构——行为——绩效”的范式,接受金融业竞争性垄断格局,反垄断政策只针对具体的垄断行为而非垄断结构。  相似文献   
88.
孙谦 《中国司法》2009,(11):11-12
一、提高认识。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开展已经五年多了。几年来的实践成效表明,开展社区矫正,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完善我国非监禁刑罚执行制度的一项有益探索,不仅明显降低了行刑成本,而且有利于提高教育改造罪犯质量,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和减少不和谐因素。  相似文献   
89.
德国刑事证据禁止理论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倩 《中外法学》2008,(1):117-134
<正>一、德国刑事证据禁止理论概述德国的刑事证据禁止理论最初由Beling教授于1902在图林根大学率先提出,随后成为德国刑事诉讼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刑事证据的禁止,即如果调查取证程序损害了犯罪嫌疑人或证人的基本权利,那么这些证据不能在庭审中使用。德国刑事诉讼法设定证据禁止理论的目的,主要为了避免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加重犯罪嫌疑人和证人的负担。  相似文献   
90.
惩治贿赂犯罪刑事政策之提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贿赂犯罪的泛滥与国际化程度的加剧,迫使国际社会选择更为有效的贿赂犯罪治理政策。在贿赂犯罪的刑事政策选择中,实行定罪机制、合作机制与控制机制对等的对称性刑事政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选择。中国惩治贿赂犯罪刑事政策设计以受贿罪的治理为中心展开,对受贿罪与行贿罪采取差异治理的不对称性刑事政策,在客观上无法有效遏制贿赂犯罪的膨胀。为实现贿赂犯罪根源性治理的目标,有必要根据《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要求,积极倡导并在立法中实现对称性刑事政策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