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32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4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警察院校体能教学的特点,现代警察体能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体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2.
江泽民总书记在去年上半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明确提出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 ;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这一重要思想是在深刻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经验基础上提出的适应时代要求的治国方略。改革开放 2 0多年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信息产业的崛起 ,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加入WTO ,使我国社会经济结构 ,产业结构以及…  相似文献   
83.
北部湾经济圈属于“两廊一圈”范畴,这是越中两国在共同和长期的经济合作中的共同规划。建设“两廊一圈”不仅可以促进该地区的发展,创造中国西南部与越南北部和中部经济关系的基础,而且还可以成为促进两国和中国与东盟之间经济合作的桥梁。  相似文献   
84.
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和理论虽然认同完全依靠间接证据组成证据体系独立证明案件事实的功能,但在诉讼实践中的情况并非如此,完全依靠间接证据判定案件目前在我国诉讼实践中很难成行.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诉讼体制方面的制约,又有观念方面的误导,因而只有各种措施并举,多管齐下,才能有效改变这种困难局面,实现对完全依靠间接证据判定案件事实困境的破解.  相似文献   
85.
从公安高校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对侦查教学在整个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及如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创新素质的关系,如何培养学生的“办案”素质,以及怎样采用案例教学法来锻炼学生的“破案”思维等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以期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86.
在越南庆和省的沿海地区,有一群人很久以前就聚居在万宁县万盛乡的潭门岛上,叫做“滕(音译,下同)下人”(以下简写“下人”)。除了在潭门之外,“下人”还居住在延庆县新河乡垌沟村和金兰市,也许在其他地方也有分布。尽管他们已经和京族人融合在一起,但是对于这些人的起源问题,到  相似文献   
87.
超载超限车辆违法上路问题由来已久,由于涉及面广,源头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它已成为运输行业的一大"顽症".本文结合当前我省开展的"反超载超限"集中整治行动,对货运机动车超载超限的成因作一浅析,并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经济、社会规制和道路运输系统等不同角度提出了治理超载超限运输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8.
文章对企业民主监督管理进行探讨,提出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监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是企业存在的劳动关系及其利益差异决定的,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实现民主管理监督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9.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创新精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维方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强调整体统一、偏重直觉体验、崇尚中庸调和、侧重内倾意向为主要特点的我国传统思维方式对于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创造功不可没,但其封闭保守、漠视个性、忽视理性等诸多弱点又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本文提出了在批判、继承我国传统思维方式并借鉴西方思维方式长处的基础上,确立起富有个体独立性、科学理性的、求异多向性和发散开放性的思维方式,从而活跃创新精神、加快创新步伐.  相似文献   
90.
图书馆特色资源的科学内涵及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是科技鼎新赋予当代的使命。我们必须重新分析与认定其科学内涵,做出相对合理的界定。图书馆应从满足读者需求的视角,以区域特色、学科特色和专题数据库为依托,以联合共建为平台,循序渐进,科学地推进特色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