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8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56篇
工人农民   31篇
世界政治   5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1篇
法律   735篇
中国共产党   209篇
中国政治   580篇
政治理论   121篇
综合类   66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50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拥挤效应对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不利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鳌  陈雪梅 《理论月刊》2007,(7):161-163
本文分析了企业集群在发展中所产生的各种拥挤效应对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不利影响。首先分析了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源泉——集群内企业间的互动。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了产品市场拥挤效应、要素市场拥挤效应、环境资源拥挤效应、基础设施拥挤效应对集群竞争优势的不利影响,并指出其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92.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理念,引起教师角色、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多元智力理论赋予了青少年教育教学新的功能和价值取向,并为青少年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3.
论循环经济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自然观是循环经济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马克思哲学自然观是唯物主义自然观,也是持辩证思维方式的自然观,它内在要求人类实现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也揭示出人类生产实践是一物质变换过程,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改善传统经济模式中不合理的物质变换模式,搞好物质的变换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本质问题。马克思主义关于实现物质变换最优化的思想与循环经济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是循环经济实践的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94.
后冷战时期波兰的民族认同与俄罗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认同的建构与民族的"他者"的变化互联互动。俄罗斯在波兰民族认同的建构和发展过程中,始终以"他者"的角色而存在,对后者发挥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就波兰人的民族认同来说,俄罗斯的负面形象发挥着布迪厄所说的"文化资本"的功能。后冷战时期的波兰完全放弃了关于其身份和在国际体系中地位的旧有观念,其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剧变后的俄罗斯的民主化转型,深刻影响着后冷战时期波兰的俄罗斯观的转变和波俄关系的调整。  相似文献   
95.
大学素质教育公选课,仅仅向学生传授人文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地是向其渗透人文精神,大学生获取人文精神的途径是多的,而教化、示范、内化养成是一条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6.
宪政视野下中国行政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规范行政权力的运作使其发挥应有的效能,是当前中国政府改革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认为,必须以宪政为框架规范和约束我国的行政权力,这既是宪政国家内在的本质规定,又是我国行政权力运行的现实要求。针对我国政治权力结构失衡、利益关系主导行政权力等现实障碍,必须从推进政治权力结构的均衡化、重构财政权运行关系等多层面入手,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相似文献   
97.
在我国刑法理论中,学者们对于犯罪概念中“但书”的规定有很多论述,但是对于它的理论基础问题却大都置之不论,难以对“但书”的立法规定形成理论支撑。以“可罚的违法性”为基础,探讨其作为“但书”理论基础的可能性,则利于为“但书”提供较为充足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8.
中西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一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大问题。梁漱溟先生曾在科学和文化两个基点上对东西文化进行了比较,把科学精神和民主精神视为西方文化的结晶,认为具有普遍的绝对的价值。西方的学术思想与我们截然两样,即所谓"科学的精神",同时西方社会"个性伸展、社会性发达",中国社会则个性束缚、社会性不发达。这种比较突显了西方文化的某些先进性。因此,要复兴中国文化就必须学习西方的科学与民主精神。  相似文献   
99.
李宁  Li Sun 《学习论坛》2008,24(8):41-43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越来越巨大.无论是优良的管理秩序、理想的效益,还是富有现代精神的伦理感召力,都与创新精神有着重要的关系.创新无疑成为企业家作为经济人和管理者最重要的素质之一,转型时期的社会更需要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企业家的根本职能和本质属性,创新构成了企业家伦理精神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0.
目前我国人才管理中存在着不适合人才就业公共服务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成,政府人才就业公共服务职能界定不清,相关理论准备不足,政府部门绩效难以衡量。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管理体系的基本思路是借鉴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经验,加快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立法与制度建设,重视人才就业公共服务规划,明确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的准入条件与资质认定,推进人才就业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的绩效管理,加强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的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