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6篇
法律   85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1.
以成都的孙伟铭醉酒肇事案、三门峡的王卫斌醉酒肇事案为导火线,醉酒驾驶引发的恶性交通事故再次暴露在了公众的视野下,激起了全社会对此类案件如何定罪量刑的热烈争论。热评既与民众法律意识的崛起有关,但同时也折射出了当前司法实践中关于醉酒驾驶行为罪刑评价的乱象。  相似文献   
112.
长期以来,由于刑法学界对贿赂犯罪中"谋取"的理解存在重大的分歧,因此,导致司法实务部门在对贿赂犯罪中"谋取"的认定上各行其是。其实只要我们以"不确定利益"理论为背景来理解贿赂犯罪中的"谋取"行为,贿赂犯罪的认定问题并不难解决。当行为人以不正当手段谋取"不确定利益"时,根据行为方式的不同,可将"谋取"区分为初始性"谋取"、维持性"谋取"与扩展性"谋取"。与此相对应,受贿罪中的"谋取"可区分为初始性"给予"、维持性"给予"与扩展性"给予"。借用"不确定利益"理论既有利于揭示维持性"谋取"这一"谋取"类型的本质,又有利于实现统一理解刑法中"谋取"含义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3.
非法持有毒品罪中三个量刑幅度之间的关系解读,影响着"情节严重"的解释角度,影响着"3年以上7年以下量刑幅度"是被虚置架空还是可以实际运用。以刑法分则中"数额"与"情节"的关系梳理为背景,思索非法持有毒品罪中"情节严重"的解释基础,思索三个量刑幅度之间的应有逻辑关系,以此建立"情节严重"的解释标准和给出"情节严重"的具体情形,是解决关于"情节严重"这一司法争议问题的核心和根本。  相似文献   
114.
裁判文书公开作为审判结论的公开,是司法公开改革的一个起点,可以视为全部审判卷宗公开的基础探索。以公开保证公平、公正,以公开提升司法公信力是司法公开的核心目标,是阳光司法、透明司法的根本。在今后司法公开的改革过程中,应当严格贯彻司法体制改革的指导理念,逐步扩大审判卷宗公开的范围和对象、逐步废除卷宗副卷,推动法院审判卷宗的全部公开,切实通过全部审判卷宗的公开保障司法的公平公正和司法公信力的提升,让阳光照进司法的全过程。同时,不断探索公开的恰当方式,并关注当事人的信息处理与权利保障。  相似文献   
115.
充分利用并重新解读学生固有的传统文化知识,可以使学生反思固有知识和信息的法律价值和意义,加深理解刑法学的基础知识,逐步形成法律思维,增强学习法律课程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6.
在加重犯中,基本犯与加重情节是平行、并列关系,二者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加重情节(结果)只是一种量刑情节,只有具备与否的问题,而不涉及既、未遂问题,犯罪的既、未遂问题只与犯罪行为有关.加重犯的理论构造是"加重犯罪(情节加重与结果加重)=基本犯的形态(停止形态)+加重情节或结果".在这一结构下,加重情节或结果仅仅是加重法定刑的条件,只有条件具备与否的问题;犯罪的停止形态取决于基本犯的停止形态,随着基本犯停止形态的变化而交化.加重情节(结果)决定着最终适用的法定刑幅度,但是与预备、中止、未遂、既遂等犯罪停止形态毫无关系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7.
在减刑制度适用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减刑之后发现原判决宣告之前犯罪分子还有其他罪未被审判即有漏罪的情形,或者发现刑罚执行期间罪犯再犯新罪的情形,从而产生减刑适用中的数罪并罚问题,其中的核心问题是已经作出的减刑裁定是否有效,本文认为这两种情形应当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18.
论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及其刑法保护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 ,在国内立法、司法和法学理论界尚未引起关注 ,而实践中侵犯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发案率却直线上升。随着此类案件的现实危害性日益增大 ,以及域外涉及侵犯虚拟财产刑事判例的出现 ,在刑法理论上进行前瞻性的研究 ,显得日益迫切。  相似文献   
119.
关于网络空间中刑事管辖权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志刚 《中国法学》2003,(6):102-112
网络的出现及其连接上的虚拟化无限延展的特性 ,对于传统的刑事管辖权理论及现实规则形成了实质冲击。国内外对网络虚拟空间中的刑事管辖权存在着广泛的理论争议 ,而影响不同管辖权理论学说的因素 ,不仅存在着网址与访问行为等客观影响因素 ,同时存在着基于对网络无限延展而担心出现的“无法”空间的主观恐惧。网络虚拟空间中的刑事管辖权的合理确定 ,应当是以传统的刑事管辖权为基础 ,基于谦抑原则的略有扩张  相似文献   
120.
关于构建中国犯罪记录查询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志刚 《中国司法》2008,(10):40-45
从形式上看,犯罪记录查询制度的基本功能在于:实现犯罪信息的全面登记和分析,而此种犯罪信息的搜集、使用,可以作为犯罪类型统计的基础,可以作出国家整体刑事政策制定的基础信息,有助于推动立法和司法的变革,避免地区统计片面化对立法、司法产生失真影响,避免法律和刑事政策的的误用。但是,实质上犯罪记录查询制度的功能却不是仅限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