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4篇
法律   39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刘瀚 《法学研究》1988,(1):8-13
政治体制与法制的关系与政治体制相关的提法颇多,诸如“政体”、“政制”、“政治体”、“政治体系”等。但是,必须明确,我国正在进行改革的政治体制,有它特定的含义,这主要是指:实行党政分开,进一步下放权力,改革政府工作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若干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等。  相似文献   
42.
南部非洲是举世瞩目的一个热点。这个地区长期动荡不安,时常兵戎相见,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南非邻国安全问题,纳米比亚独立问题,还有南非国内的种族隔离问题。这些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它们的现况如何? 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南非共和国”,当地非洲人称之为阿扎尼亚。这里原来是非洲黑人班图族、霍屯督族和布须曼族劳动生息的地方。  相似文献   
43.
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和建设,其目的,是为了完成工人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是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步;是震惊世界的一个伟大的人民革命成果,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转折。  相似文献   
4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年(1949-1989)来,中国法学经过曲折和遭受破坏而后又得到发展。它同国家整个的政治、经济、文教、科技等事业一起,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既有丰富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45.
什么是法律的实施?简单地说,就是把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付诸实践,把文字的规定变为实际行动。法律的实施靠什么保证?这是历来的法学家所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问题。通常有所谓“直接保证”、“间接保证”,“积极保证”、“消极保证”,“强制保证”、“非强制保证”、“第一保证——经济”、“第二保证——政权”等等说法。其中,有些触及了问题的实质,有些则是在表面上做文章。依我看,法律能否切实实施的前提,在于社会制度和国  相似文献   
46.
江苏省行政学院金太军同志撰著的《政治体制改革》一书,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时期重大决策研究报告集”的重点书目之一,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之际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该书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作了科学界定,认为政治体制是以国家立法、行政、司法等政治权力的配置及其相互关系为中心内容,由各种政治组织、设施及相应的政治和法律规范构成的社会———政治体系,它以实现既定国家和社会的管理为职能,以巩固和发展该社会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为目标。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则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47.
民主是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而责任政治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和组成部分 ,因此政治责任构成现代政治学研究的重大课题。我国政治学界对政治责任的研究大都限于行政责任的研究 ,关于政治责任的研究却几乎是尚未开拓的空白领域。最近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张贤明同志的专著《论政治责任》 ,就政治责任问题展开专题研究 ,可以说它是研究政治责任的一部力作。第一 ,提出了政治学理论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和新领域 ,创设了较为完整的政治责任理论框架。我国政治学界研究民主理论的视角很多 ,但着眼于政治责任这一视角的论著尚不多见。该书运用…  相似文献   
48.
廉政建设是一项规模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例如政治思想教育,道德、纪律、法制教育,强化监督机制,严厉打击腐败分子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行之有效和有卓著成绩的。但从根本的、长远的角度考虑,必须改变现行干部人事制度上的一些重大缺陷,建立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首先从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入手,建立公务员制度,制定有关公务员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保证这支队伍优化、精干、廉洁、稳定、  相似文献   
49.
民主法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刘瀚(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精神文明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有着内在的紧密关系。这一关系在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决议》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关于民主法制在精神文明建设这一重大战略任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些同志的发言已经...  相似文献   
50.
<正> 我随手打开案头的几本法学书刊,在讨论法的概念及其他问题的有关论著中,论证和提到的法的属性竟有二十余个,即:阶级性、强制性、规范性、人民性、民主性、自愿性、社会性、普遍性、共同性、稳定性、连续性、权威性、正义性、平等性、继承性、原则性、灵活性、客观性、科学性、规律性等等。对这许多属性怎么认识?一般法的本质属性是什么?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属性又是什么?除本质属性外,其他属性的意义是什么?讨论这些问题,是会有助于从总体上加深我们对法的认识的。本文拟就其中的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