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6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35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9 毫秒
91.
关于公正、公平、平等的差异之辨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公正、公平、平等这三个概念不仅存在着相同,而且存在着不同。公正同公平的差别在于:公正侧重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公平强调衡量标准的“同一个尺度”;现代社会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公正,传统社会具有一定程度、一定范围的公平;公正的“应然”成分多一些,公平的现实成分多一些。公正与平等的差别在于:平等存在着“过度”的可能性,公正则不存在“过度”的可能性;公正涉及的范围更为宽泛,平等涉及的范围明显狭小;公正概念往往倾向于认同现实社会,平等概念往往倾向于抵触现实社会。因此,公平、平等皆应以公正为归属,依归于公正。  相似文献   
92.
社会公正问题的观念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有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在妨碍着我们促进社会公正问题的解决。要有效地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就必须对以下这些观念进行必要的反思。“原始积累不可避免”之说这种观念认为,欧洲早期的现代化进程是通过“火与血”的原始积累来实现的,而且这种原始积累的过程是任何一个从事现代化建设的国家都不可避免的。中国既然要搞现代化建设,在这样一个时期少数人迅速积累财富和多数人的利益受到损害是必然的事情。此说的误区在于:其一,与欧洲早期现代化建设时期有所不同的是,人权保护、平等、以人为本的观念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深入人心。其二,人类已经发…  相似文献   
93.
一、从摸着石头过河型改革到社会矛盾倒逼型改革随着现代化和市场经济进程的推进,中国改革发生了一系列明显变化,社会矛盾倒逼型改革实际已经来临。从改革总的进程来看,中国选择的是渐进型改革模式。与激进型改革模式不同,渐进型改革  相似文献   
94.
吴忠民 《传承》2011,(7):59-59
在当前社会急剧转型期,不少社会成员为生活计、为前程计,往往表现出一种焦虑不安、浮躁不定的"社会焦虑"。这种现象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一个比较明显的时代标识。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原因:  相似文献   
95.
由尹焕三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村民自治运行中农村面临的社会焦点问题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已以《村民自治运行中农村面临的社会焦点问题透析——对全国第一个村民自治示范县的追踪考察》为题,于2004年3月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研究方法新颖,视野开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较高的学术价值。该书从社会学视角考察村民自治,观点新颖。从社会学的视角,从村民自治运行中面临的一些突出矛盾和焦点问题入手,对全国第一个村民自治示范县进行了追踪考察,分析村民自治与焦点问题的关系,挖掘焦点问题产生的根源,探讨村民自治的完善之路…  相似文献   
96.
弱势群体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当中一个日益凸显的重要问题,这是不争的事实在一个  相似文献   
9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出现了哪些明显的变化二十多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及市场经济进程的全面展开和逐渐深入,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变化幅度之大,在这之前是难以想象的。这主要表现在:1工人阶层的变化。工人阶层的人数迅速增加,工人阶层总人数增加了一倍半以上,达到三亿人左右。工人阶层的构成成份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白领”工人的人数迅速增加。另外,工人的竞争能力明显增强。在这一时期,改变了过去国家包就业、企业包工人的办法,而普遍实行了劳…  相似文献   
98.
民生问题的界定在中国现阶段,民生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主题,成为一股重要的历史潮流。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基本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的状况,等等。具体之,民生问题包括由低到高、呈现出一种递进状态的三个层面上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99.
人们有时容易将公正与平等等同起来,同时又将平等同绝对的平均主义等同起来.其进一步的结论往往是将公正与效率对立起来,非此即彼,即认为凡是同公正相关者,往往会妨碍或是损害效率.这是一个误区.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这种有所偏差的看法,不仅会妨碍公正的实现,同时也会影响经济持续、有效、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0.
一人口问题对中国社会的基本生存条件构成了巨大的压力。中国确实是“地大物博”,就主要资源的绝对量而言,居于世界前列。不过,由于中国人口量太大,致使人均资源拥有量不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均耕地的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2%;人均林地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森林蓄积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淡水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4%;人均煤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7%;人均水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1%;人均石油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2—64%;人均铁矿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9%;人均铜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9%。对于中国社会的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