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6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近5年来,济源市国有工业企业迅速发展,产值、利税、固定资产净值平均每年分别以36.1%、37.6%、39.5%的速度递增,1995年分别达到22.1亿元、2.1亿元、8.9亿元,预算内国有工业企业连续5年基本无亏损,一批产值超亿元、利税超千万元的企业相继崛起,其中一部分企业的规模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河南省乃至全国同行业中具有相当的地位。济源市搞好国有中小企业的经验,值得借鉴。 一、构建新型的政企关系,是搞好县属企业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加快推进河南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加快推进河南现代农业发展,必须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业,推进农业生产手段科技化,提高农业投入的集约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与华东政法大学合作的"未成年人入罪问题研究"课题系列研讨活动之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的未成年人入罪问题研讨会"于2017年8月31日至9月1日在安徽省滁州市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安徽省人民检察院指导,华东政法大学和安徽省滁州市人民检察院主办,华东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研究所、华东检察研究院、安徽省定远  相似文献   
14.
社区矫正的性质关乎其今后的发展方向,针对我国现阶段社区矫正的实践现状,必须对社区矫正的性质进行准确定位,由此引发对社区矫正有关的处遇定义、理论根基、价值理念、法律规定、国外经验的思考,最终认定其为一种综合性的非监禁处遇措施,并在正确定位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要有科学的中原经济区城镇化战略格局。为此,要培育郑汴洛大都市区,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发挥好以城带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郑州是中原地区的龙头城市.郑州城市建设,对中原城市群的建设起着领航和表率作用.郑州城市建设,必须选择生态城市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按照生态城市的要求搞好城市建设规划;培育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经济;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和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市民的生态意识,促进生态文化建设;完善生态城市的环境管理手段和机制.  相似文献   
17.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稳定可靠的生活保障,征地会使农民失去这个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农民土地征收越来越多, 尤其近五年来,全国年均的城镇化增长率达1.4个  相似文献   
18.
结合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确定新农村产业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高度分散的产业布局和较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农村工业高投入、低产出、高耗费、低效益、高排放、低利用的现象比较突出,环境污染的治理不仅难度很大、而且费用十分高昂。另外,在农村发展工业,往往占用大量耕地或土地,加剧人多地少的矛盾。“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并要求“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以“规范空间开发秩序…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我国部分省市和地区已开始了撤并乡镇的尝试,如安徽、湖北、山东、浙江等省份都走在全国的前列,与之相比,河南可谓后起之秀。河南在1998年与2001年分别进行了两次乡镇机构改革,但收效甚微,2005年下半年是河南进行大刀阔斧乡镇撤并的改革年。据报道:截至2005年12月21日,河南省已撤并乡镇236个,清退乡镇临时人员2万多人,分流乡镇机构超编人员17万人。这在河南可谓史无前例。河南的成败得失,值得我们总结与反思。  相似文献   
20.
社会需要是人类社会本身所固有的一种机能,这种机能表明一定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取决于该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内容,它是社会的各种积极性形式的渊源。社会需要与社会再生产各环节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对于社会需要与生产,人们已作了许多探索,本文着重就社会需要与消费、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作抽象意义上的考察,不妥之处,敬希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