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对虚拟经济与金融市场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融业全球化、虚拟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虚拟经济作为一种无形经济形态,对我国经济在加入WTO后尽快融入世界经济的潮流发挥了巨大作用。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加强有力的法律保证、推动适时的政策调整等措施,必将促进实体经济的良性运行,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2.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陇海铁路修通至宝鸡,便利了与外界的交通往来,也为抗战全面爆发后沦陷区企业和难民内迁宝鸡奠定基础。在外来因素的刺激下,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宝鸡社会经济开始发生显著的变化,在工商业繁荣的同时,传统的封闭社会也逐渐开放。电力作为照明应用于市民日常生活,河南人大量涌入宝鸡改变了当地人口结构并导致河南话成为官方交流语言,妇女也不再局限于家务劳动而进入工厂成为工人,西医医院大量出现扩大了就医范围。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究尸表检验用于骨折检查的灵敏度。方法 对满足研究条件的25例机械性损伤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以全身尸体计算机断层扫描(post-mortem computed tomography,PMCT)检验的骨折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尸表检查对于不同解剖部位和不同骨折类型的灵敏度大小。结果 尸表检验仅发现不足1/2的骨折,且极易造成3个解剖部位(肩胛骨、椎骨和骨盆)和3种骨折类型(线状非完全性骨折、线状完全性骨折无错位和局部凹陷性骨折)的漏诊。结论 尸表检验用于骨折检查的灵敏度较低,引入现代尸体影像学检查可有效改善这一现状,以提升法医学尸体检案质量。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初步探究尸体影像学方法在脑梗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例脑梗案例尸体影像资料(PMCT和PMCTA)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讨论尸体影像学方法用于陈旧性脑梗或急性脑梗的系统诊断能力。结果 PMCT可用于陈旧性脑梗塞区域大小、部位和形态的记录,死后变化引起的脑组织密度改变无法完全掩盖生前陈旧性脑梗死。PMCTA能进一步满足狭窄、闭塞脑动脉血管的精准定位,通过观察狭窄闭塞血管对应供血区域是否出现低密度梗死灶,可用于是否存在急性脑梗(<24 h)的判断。利用尸体影像学单一方法判断脑血管狭窄闭塞的原因尚具有挑战性,未来通过影像学引导进行尸体脑病变血管的精准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有望解决这一难题。结论 尸体影像学方法(PMCT和PMCTA)在尸体脑梗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建议有条件的实验室将其作为法医尸体脑血管病理学检查的常规手段。  相似文献   
35.
<正>在利用现代尸体影像学检查1例缢死尸体时,意外发现死者存在大量胸腔积血和椎体离断损伤。为明确上述损伤性质,作者对该例尸体影像学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回顾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现代高分辨率PMCT和多期PMCTA,在本例缢死者胸腔积血出血源和椎体离断力学机制分析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某男,87岁,于家中自缢死亡。在进行常规全身高分辨率PMCT检查时,意外发现死者存在大量胸腔积血和椎体离断。为探查胸腔积血出血来源和分析椎体离断形成机制,进一步对死者进行了多期PMCTA。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究尸表检验用于交通事故死因鉴定的可靠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20例交通事故相关死亡案例,对比尸表检验死因鉴定意见与最终死因鉴定意见的异同,并对尸表检验在交通事故死因鉴定中的准确率,主要对误、漏诊类型及其占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基于单一尸表检验出具的死因鉴定意见中,与最终死因鉴定意见相吻合的仅占35%,而存在不同程度误、漏诊的高达45%(Ia类严重误诊占5%,Ib类严重漏诊占5%,Ⅱb类部分漏诊占35%),另外20%无法明确死因。结论 孤立的尸表检验在交通事故死因鉴定中的可靠性较低,建议将尸体断层影像学技术作为常规检查,并联合应用尸体解剖以提升法医学鉴定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