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4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48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沉默的自由(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前言 在证据理论上,沉默权(right to si-lence)是与反对自我归罪证据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沉默权又被称为反对自我归罪的特权(the privilege againstself-incrimination)。根据美国学者的解释,沉默权的特定含义包括以下三项基本内容:一是被告人没有义务向追诉一方或法庭提供任何可能使自己陷入不利境地的陈述或其他证据,追诉一方不得采取任何非人道或有损被告人人格尊严的方法强迫其就某一案件事实作出供述或提供证据。二是被告人有权拒绝回答追诉官员的讯问,有权在讯…  相似文献   
32.
其次,从如实陈述义务在实践上的效果看,它违背了无罪推定关于控诉方负举证责任的证据规则。无论英美法系国家的学者,还是大陆法系国家的学者,均将证明责任的分配规则视为无罪推定原则的核心内容,我国学者亦普遍认为,证据法上的无罪推定,首先解决的是举证责任问题:任何人在经证据证实并由司法判定有罪之前都应视为无罪,那么控告他人有罪的控告者就应承担证明责任。当控诉方不能举出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时,即使被告方未能举出证据证明自己无罪,也不能对其作出有罪的认定,因为被告人不负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如实陈述义务…  相似文献   
33.
英美法上品格证据的运用规则及其基本原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英美证据法上关于品格证据运用的规则十分复杂.表面上看,以品格来证明案件事实的做法原则上是不容许的.但是,该原则充斥着如此多的例外,并且新的例外还在不断地增加,以致原则已经被例外所淹没,从而成为了例外.因此,普通法上的品格证据排除法则似乎濒临灭绝.如同抢救濒危动物一样,品格证据排除法则也需要抢救.基于此,英美的法学家们从各个角度论证品格证据排除法则的正当性,指出品格证据排除法则不仅存在着法律政策方面的理论基础,而且存在着从非理性审判转向理性审判的历史渊源,反映着新教伦理方面的宗教精神,体现着个人主义、意思自治等方面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34.
英美证据法上的专家证言制度及其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专家证言是英美法系证据法上意见法则的一项例外,但是,不论是普通法还是联邦证据规则对于专家证言都规定了限制条件。本文指出这些限制在专家领域和常识领域的区别,介绍了专家意见法则的界限标准以及所具备的知识和资格要求。讨论了专家意见的形成所依赖的基础以及专家是否可以在最终事实问题上发表意见。英美的专家证言制度也面临着反思与挑战,但是,除非以当事人主义为核心特征的对抗式诉讼有根本的改变,否则,英美证据法中专家证言制度所面临的困境不会获得更为有效的解决。  相似文献   
35.
本律师接受本案被告委托,依据事实和法律,发表如下代理意见:第一、市技术监督局有权对其管辖区域内的产品质量实施监督检查。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管理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可以组织监督抽查。本案当中,市技术监督局属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管理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部门,依法有权对其管辖区内的种苗有限公司的甜瓜种子实行质量监督。第二、市技术监督局的行为有合法的目的。市技术监督局作为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依职权对种苗有限公司的甜瓜…  相似文献   
36.
其实我们身边一直都有沉默权的影子。“你有权保持沉默。否则你所说的一切将作为呈堂证供”,这是香港警匪片里的惯用台词。这句话宣讲的就是沉默权。 沉默权,又叫反对自我归罪的特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被指控犯有罪行或有犯罪嫌疑的人,在  相似文献   
37.
二、沉默权的发展 历史进入21世纪的今天,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已经认识到沉默权的进步性和合理性,因此都在其宪法或刑事诉讼法中确立了沉默权规则。美国宪法修正案第5条规定,任何人不得被迫自证其罪。法国刑事诉讼法第116条、128条、133条分别规定:“预审法官应告知被审查人,未经其本人同意,不得对他进行讯问。此项同意只有当他的律师在场时方可取得。任何时候,当被审查人要求作陈述,预审法官应立即听取。本款所规定的告知,应记入笔录。”“上述预审法官或共和国检查官,应当在告知该人有权拒绝陈述后,讯问该人的身…  相似文献   
38.
关联性规则是英美证据法上的基本规则.有关联性的证据,通常具有可采性;没有关联性的证据,一般都不具有可采性.在很多情况下,具有关联性的证据也可因影响审判公正或者诉讼效率而被排除.同时,有些证据仅对案件事实的特定部分相关,因此只具有有限的关联性和有限的可采性.另外,有些证据关联性的有无有待于另外一些证据的出示,从而产生了附条件关联性和附条件可采性的规则.最后,<美国联邦证据规则>对于关联性的判断在立法上采取了逻辑关联主义的立场;在司法实践中,这一立场又体现为经验主义.所有这些因素都导致通过关联性规则排除证据变得十分困难.因此,仅仅通过关联性规则排除不可靠的证据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39.
沉默的自由(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0.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乃是为保障公民宪法权利在刑事诉讼中不受恣意侵犯而设置的工具性装置,其理论基础为震慑,其适用范围包括所有的“毒树之果”,其适用方式为强制排除,其申请主体为宪法权利受到侵犯之人.中国五机关2010年发布的“《两个规定》”中有关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规定,对非法搜查与扣押取得的证据采取了裁量排除的立场,加上其中意在保障公民权利的规则与意在促进真实发现的规则之间存在交叉与重合,致使中国式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具体解释与适用方面必定导致一定程度的混乱,从而使其震慑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应当趁刑事诉讼法修改之际确立强制排除模式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同时另行制定单独的、适用于所有诉讼种类的、以发现真实为唯一目的的证据法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