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4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48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俄罗斯刑事辩护机制变迁及其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回顾了俄罗斯历史上刑事辩护制度的变化,包括前沙皇时期和前苏联时期的刑事辩护制度,特别是对俄罗斯现行的刑事辩护机制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对俄罗斯刑事辩护制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在俄罗斯刑事辩护制度的各种变化中,比较引人注目的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辩护人介入诉讼的时间提前,与国际通常做法接轨;其二,力图建立控辩双方平等对抗的诉讼机制;其三,辩护机制贯彻面临着诸多挑战,立法目标的实现尚需时日。考虑到前苏联刑事辩护制度曾对中国的影响,研究俄罗斯的刑事辩护制度变化对我国有关制度的变革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二)沉默权与诉讼效率刑事诉讼效率是指刑事司法活动过程中司法资源的投入与诉讼结果产生的效益之间的比值。波斯纳认为:“公正在法律中的第二个意义是指效率。在很多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形容不经审判而定罪,无合理的报酬而取得财产或不能请求疏忽的机车司机对被害人给予赔偿是不公正,在这些例子中,这些行为的最好解释是浪费资源。尽管不当得利原则可以从效率的概念导出,稍微思考,即可得到在资源稀少的世界,浪费是不道德的结论。”在当今世界,面对诉讼成本高昂、案件堆积如山的共同难题,各国几乎不约而同地通过科学地配…  相似文献   
3.
传闻法则确立于17世纪末期,其基本原理在于保证真实的发现.基于这一原理,不影响真实发现的传闻作为例外具有可采性;同时,有些对于确定事实而言确属必要的传闻,基于必要性原理具有可采性;另外,传统上通常被认为可信度比较高的传闻,作为"传闻的豁免"也具有可采性.传闻排除法则的规则如此精细,以致几乎每一个规则、每一个例外均有相应的理论支撑.尽管如此,传闻法则在理论上仍然受到批评,在实践中则有限制适用之趋势.我国理论界由于对传闻法则之精致程度认识不够,导致有关传闻法则移植的讨论仍嫌肤浅.因此,详尽、深入地了解该规则及其背后的原理,应是当前理论界努力的基本方向,也是移植该规则的知识前提.  相似文献   
4.
5.
(三)沉默权与主体性原则 当然,并非所有的自然权利都能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得到保障,也并非所有应当受到保障的权利都能在所有的刑事诉讼程序中得到保障。刑事诉讼程序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愚昧走向开化、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过程。人类的自然权利能不能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得到承认和保障,取决于刑事诉讼程序的文明程度,同时也取决于刑事诉讼程序对人的本性的尊重程度。而对人性的尊重又是以人的主体性原则为基础的。 西方近代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明确建立主(主体)客(客体)二分式以主体性为哲学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6.
裁判的正当性和裁判的终局性是刑事审级制度建构的两大基本目标。我国两审终审制的建构基本上遵循了大陆法系的模式,但第一审程序在吸收不满、保障裁判的正当性方面存在着先天的不足;第二审程序的某些方面亦有待完善,其在司法实践中表现为,裁判的终局性几乎不成问题,但裁判的正当性则主要来源于实体的正确性。我国刑事审级制度的改革与完善,首先应当着眼于从第一审程序加强裁判的程序正当性,其次应当对第二审程序加以完善,并在完善再审制度的基础上赋予当事人更多的上诉机会,从而使终局的裁判更加具有正当性。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对隐私权的保护是相当明确和清晰的.同时,虽然法律对于制作、复制、销售、传播淫秽制品等行为明文禁止,但是对于在家中观看淫秽录像、电影等行为却并未评价.因此,在正式的法律体系中,应当认为观看淫秽制品的行为是合法的;但在非正式的法律中,却受到禁止.这实际上是观看淫秽制品的行为在非正式法律体系中尚未完成除罪化过程的结果.这一制度体系上的混乱为法律官员的选择性执法奠定了基础,从而削弱了法律在形式上的统一性和实践上的可预期性.因此,对于中国的法治建设而言,最重要的仍是确立国家权力需要制约的观念,并在制度上清除那些可能造成混乱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陪审团在衰退吗——当代英美陪审团的发展趋势解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易延友 《现代法学》2004,26(3):45-52
陪审团审判在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中的使用都呈逐渐减少之趋势,并且批评陪审团审判制度的声音也越来越多。但是一些原来已经废除陪审团审判的国家却正在恢复或试图恢复这一制度。陪审团审判的生命力仍然旺盛,因为它仍然在保障自由、制约国家权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沉默的自由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篇:理想与现实 沉默权在中国的命运 凡能打倒的打倒之,不能打倒的动摇之。 ──托克维尔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 孔子 一、我国古代的刑讯逼供制度与现代的如实陈述义务规则 尽管沉默权具有道德上的合理性和诉讼上的合目的性,并且在世界各国的刑事诉讼程序中得到了确认,但是,我国自古以来无论是在立法上还是司法上都不承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沉默权。 早在西周的时候,被告人的供述就已经是法官判决的主要依据。《尚书·吕刑》说道:“两造具备,师听五辞,五辞简学,正于五刑。”就是说司法官吏审判案件,应当在双…  相似文献   
10.
1992年12月25日,海南省海口市发生一起杀人焚尸案。两天后,陈满被抓。在经历一审判处死缓、终审裁定维持原判、再次开庭审理之后,2016年2月1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再审宣告陈满无罪。
  在陈满案一波三折的背后,除了陈满父母拖着年迈的身躯为他日夜奔走,更有百人律师团在正义的驱使下为他争相辩护。说陈满案是由一代代法律人前赴后继书写出的奇迹,一点儿也不夸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