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18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124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49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2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目标、功能与模式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我国的民事审前准备程序 ,除了需要实现效率的目标外 ,还需要满足公正的目标 ;除了应当具备整理和固定争点、收集和交换证据、促进当事人和解这些一般功能外 ,还应当具备防止先定后审、单方接触、强制调解、先入为主的特殊功能。应当根据合目的性的原则来选择我国的民事审前准备程序模式。我国目前实行的审前准备模式有审判法官型、法官助理型、预审法官型三种。预审法官型是一种相对优越的模式 ,该模式既有利于效率与公正的目标的实现 ,又能够全面发挥审前准备程序的各项功能  相似文献   
142.
为分析日本血吸虫保护性单抗SSj14的模拟表位,观察其免疫保护作用,利用SSj14单抗筛选富集噬菌体的随机六肽库,应用免疫印迹法确定阳性克隆并分析其核苷酸序列,采用竞争ELISA法分析阳性克隆的抗原性,用筛选的阳性噬菌体克隆免疫小鼠进行日本血吸虫病免疫保护试验,计算减虫效果,并用ELISA法检测小鼠免疫前后的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显示,经3轮富集筛选后,免疫印迹法鉴定到4个阳性克隆,它们对SSj14单抗的抑制率分别为20.0%、40.8%、58.6%、61.5%,并分别在小鼠中诱导了7.42%、9.43%、11.74%、22.30%的减虫率。用噬菌体克隆免疫的小鼠均产生了较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结果表明,筛选到的阳性噬菌体克隆和SSj14单抗有较高的亲和力,并诱导了抗小鼠日本血吸虫的部分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43.
为观察BALB/c小鼠源日本血吸虫14d童虫的细胞凋亡现象,分别采用TUNEL检测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从DNA分子水平和细胞层面上进行定性观察,并应用FITC-Annexin-V/PI双染色法通过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虫体凋亡细胞比例。结果表明,采用这3种方法均能在日本血吸虫14d童虫中观察到一定程度的细胞凋亡现象,但不会导致日本血吸虫该时期童虫的异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4.
10万港币打开了贪欲之门 1977年恢复高考后,我考入西安交通大学.专修气体动力工程。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第一拖拉机工程机械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一拖集团”)。走上工作岗位后,我刻苦钻研、努力工作,从技术员、车间主任、动力分厂副厂长干到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但随着职务的不断升迁,对比小老板们日进斗金的生活和自己微薄的工资,心理出现了失衡。  相似文献   
145.
新刑诉法规定的公诉案件刑事和解制度是建立在功利主义哲学理论基础之上、当代中国在和谐社会命题下、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具体实践和立法进程的功利产物.刑事和解因为兼具私法(契约)与公法上的效力,所以分析其生效要件亦应从私法与公法两方面着手,构建出主体具有诉讼行为能力、加害人真诚悔罪、被害人自愿、适用范围合法以及签订和解协议书等5个刑事和解生效要件.  相似文献   
146.
民事证据法的目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浩 《法学研究》2004,26(5):103-116
目的论对于制定和解释民事证据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民事证据法的目的可以分为根本目的与其他目的两个层次。发现真实是根本目的 ,其他目的包括诉讼效率、程序公正、解决纠纷、保护其他权益。不同目的之间既有兼容关系 ,也存在着紧张和冲突。当诸目的出现冲突时 ,一般应当本着既有利促进实现根本目的又能兼顾其他目的的原则来制定证据规则。在处理当事人收集证据与法院调查取证、举证期限、非法证据排除、释明义务等问题时 ,应当充分考虑根本目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7.
本刊编辑部和浙江工商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于2012年5月6—7日在浙江温州联合举办了"诉讼法学研究之评价与展望"理论研讨会,作为"法学研究转型"系列研讨会之一。本次研讨会邀请诉讼法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诉讼法学研究与制度环境、诉讼法学研究与立法、司法实践、中国诉讼法学理论体系之构建、诉讼法学研究方法与材料之更新、诉讼法学学术争鸣与学科交流等诸多方面展开讨论,旨在总结既往,展望未来,为推动我国诉讼法学理论研究的转型和发展出谋划策。现将与会学者的精彩发言以笔谈形式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8.
李浩 《现代法学》2012,(2):115-123
在民事诉讼中排除非法取得的证据,是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确立的一条新的证据规则,该证据规则实施已近10年。由于该规则本身蕴含着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等价值与目的的冲突,审判实务中适用该规则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审判实务中较为普遍的做法是,根据规则所确立的"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和"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这两条非法证据认定标准,采用利益衡量的方法,结合案件中收集证据的具体情形来作出排除与否的决定。法院在适用该规则时,尽管对部分取证方法为非法已经取得了广泛的共识,但对另一部分取证方法合法与否,仍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相似文献   
149.
[摘要]清代周学海的《形色外诊简摩》一书,是明清以来少有的望诊学专著。该书上承《内经》,详述望诊;形色合参,察形为先;推崇面诊,创分位图;重视舌诊,法汇寒温;参合脉象,辅以闻问。本书对于中医诊断学尤是其望诊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50.
论民事诉讼当事人的申请调查取证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请法院调查取证权是审判方式转型背景下民事诉讼法赋予当事人的一项重要权利。该项权利的实现有利于法院在发现真实的基础上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民事权益和维护国家的民事法律秩序。目前民事诉讼法关于申请调查取证权的规定还过于原则,需要明晰该权利的构成要件,研究该权利在诉讼实务中的运作状况。修订《民事诉讼法》时,还应当制定用于调整行使这一权利所引发的利益冲突的具体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