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18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124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49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本文将新中国五十年法治建设划分为初创时期、严重挫折时期和重建与快速发展时期三个阶段,回顾了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法治建设的教训与经验。  相似文献   
82.
李浩 《传承》2008,(2):74-75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要大力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这既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世纪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多年来,我国农村民主建设一直处于不断探索之中,既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又仍存在诸多问题。应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领导农民发展经济,提高文化素质,加强制度建设,从而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83.
股东派生诉讼发端于英国,这是公司法学界的普遍共识。综观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整体发展历程,1843年的福斯诉哈伯特案(Fossv.Harbottle)以及后来形成的福斯规则(the Foss Rule),起到了关键乃至转折性的作用,堪称股东派生诉讼的里程碑。本文在此就英国股东派生诉讼的历史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就股东派生诉讼的本质作了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84.
对于某些未成年犯罪人,如果一味地坚持适用常规的刑事司法程序,反而会适得其反:一方面不能满足刑法的预防目的,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司法效率的低下,与刑法的谦抑性不相符合。因此,应在侦查环节对部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进行分流。  相似文献   
85.
故意在德、日刑法的犯罪论体系中的地位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即由从以往的有责性中分离到构成要件该当性中,这种变化一方面是由于司法实践中实务操作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犯罪的主观方面在犯罪论体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说明了刑法对行为人罪过的重视。这在某一方面也说明了人类社会是某一观念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86.
本文所称执行程序中的债权人的撤销权,是指被执行人在执行立案前,存在低价或无偿转让自己的财产,放弃到期债权,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对原来无财产担保的债务设立担保等危害债权的行为时,申请执行人享有向执行法院起诉要求撤销上述行为的权利。本文所称执行程序中的禁治产宣告,是指执行法院依职权宣告尚未全部履行金钱给付义务的被执行人在执行期间,不得为处分自己的财产,不得为放弃债权等导致无法履行执行义务的行为的一项执行措施。强制执行的立法应当兼顾程序和实体两个方面。但是,我国的强制执行程序在体例上寄居于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87.
论我国自诉案件中的证明责任李浩"证明责任"是指提出证据证实或者反驳所述事实的义务。其核心内容是:谁负有义务提出证据以及在何种情形下提出证据。审判的基础是证据,由谁提出证据的问题不解决,诉讼活动便难以正常进行。正由于此,理论上,各国诉讼法学者才如此重视...  相似文献   
88.
浅谈地方人大的执法检查监督李浩让乔石委员长在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强调指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加强对法律实施的检查监督,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现象,维护法律的尊严,树立法律的权威,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沿着社会主义法制轨道健康...  相似文献   
89.
论农村纠纷的多元解决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调解"制度的兴起,一方面的确能够为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基层农村社会提供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进而及时化解基层社会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完成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与治理;另一方面,这一制度兴起的背后,实际上又折射出了整个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司法的政法模式与治理逻辑.  相似文献   
90.
文章将我国关于私营经济的立法划分为四个阶段,分析了从1954年宪法到现行宪法及其修正案对私营经济规定的重大转变,以及这一转变对私营经济命运的决定性影响,探讨了我国私营经济立法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独立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