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5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是以探讨国际安全政策、协调欧美安全关系而闻名的国际性会议,一年一度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2007年2月9-11日,第43届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如期举行。俄罗斯总统普京首次与会,并发表了严厉抨击西方的言论。国际舆论认为,会议引发了欧美俄关系的新一轮互动。  相似文献   
12.
奥地利新总理维克托·克利马王剑南1997年1月18日,奥地利总理弗拉尼茨基因倦于政治生活而激流勇退,宣布辞去总理职务。在弗拉尼茨基的提议下,社民党主席团特别会议作出决定,由财政部长维克托·克利马出任政府总理兼社民党主席之职。1月28日,克利马在总统府...  相似文献   
13.
对欧洲一体化进程而言,德国似乎再次成为“问题”:德精英“疑欧”倾向明显增强,民间“疑欧”倾向前所未有,德国政府也不再顾忌其他成员国感受,在一系列重大政策问题上开始“单干”。“德国问题”再现既是德国历史记忆及负疚感淡化的结果,也与两德统一效应20年来持续发酵以及媒体对政府欧洲政策影响力增大有关联。德国对欧态度的变化及政策调整将对欧洲一体化造成重大影响,德国很可能由欧洲一体化的推动力量转变为保守甚至阻碍力量。  相似文献   
14.
3月11日,西班牙马德里发生连环爆炸案,造成了2 0 0多人遇难、千余人受伤的惨剧,被称作是欧洲的“9·11”。这一事件使整个欧洲为之震撼,激起了欧洲各界对恐怖主义威胁的重新评估,加速了欧盟内部的反恐合作进程,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引发了欧美关系的微妙变化。“3·11”爆炸发生后,欧洲人开始重新定位欧洲所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并得出对全球恐怖主义特征的新判断。首先,欧洲人已将马德里“3·11事件”看作是欧洲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意味着欧洲大陆呈现出了“全新的欧洲恐怖主义活动图景”①,国际恐怖主义已…  相似文献   
15.
一、个人简历 德国新任总理安格拉·多罗特娅·默克尔(Angela Dorothea Merkel),现年51岁,1954年7月17日生于汉堡,父亲是牧师,母亲是教师。默克尔在勃兰登堡的滕普林长大,信奉福音新教,她娘家姓卡斯纳尔,“默克尔”是其前夫的姓。默克尔1973—1978年在莱比锡大学学习物理学,1978年在东柏林科学院的物理化学中心研究院担任科学助理,主要从事量子化学领域的工作。1986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默克尔的父亲在民主德国时代同情社会主义,母亲是社民党成员,哥哥是90联盟/绿党成员。  相似文献   
16.
9月27日,在四年一度的德国联邦议会大选中,在野的社会民主党战绩骄人,获得了41.8%的选票,执政的联盟党损失惨重,仅获选票的34.6%。社民党以较大优势战胜了联盟党,继1972年之后第二次成为联邦议会最大的党团。社民党总理候选人格哈德·施罗德也如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