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法律   43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在市场经济生活中,带有欺骗性的破坏经济秩序、侵犯财产等犯罪多种多样,有的犯罪侵犯的只是单一客体,有的则是复杂客体,除财产关系外还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或特定人员的职务廉洁性等。加之相关犯罪行为模式差别不大,给实践中的司法认定造成困难。比如,对于公司雇员与他人勾结,虚构产品名称高价销售牟取利益该如何处理,就存在较大分歧,本刊特邀专家对此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32.
为促进对医疗行为中刑事法律问题的研究,2007年10月2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举办的医疗刑法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院校的专家学者约50人,围绕医生违反紧急救治义务的刑事责任及医患纠纷解决、器官移植和安乐  相似文献   
33.
江苏省农行盐城市瀛州支行自1998年起确立了“靠文明创建促业务发展”的形象战略,以优质文明服务取信储户、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极大地促进了业务工作的开展。1998年以来,年年保持盈利,累计盈利达6634万元,连续8年被市分行评为经营效益优胜单位。2005年实现利润2342万元,人均创利14万元。进入2006年,瀛州支行业务发展继续呈现良好态势。到3月20日,全行各项存款达16亿元,新增2.4亿元,超额完成全年计划。  相似文献   
34.
一、“十一五”规划的提出和内容 “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这一重大战咯思想由理念全面转化为实践的第一份“五年路径图”。针对“十一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会突出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律师业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35.
王金贵 《中国律师》2006,(11):22-23
胡锦涛总书记3月4日在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在参加两会的代表、政协委员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胡锦涛总书记又在看望政协委员中提出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典理论——“八荣八耻”,在社会各界产生巨大反响。胡锦涛说,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  相似文献   
36.
多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在享受物质、精神财富同时,环境资源承受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这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不合拍的。在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指引下,人们日益认识  相似文献   
37.
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地位既重要也微妙,因为与案件处理过程和结果的紧密关联性,被害人会基于自身利益考量,在对案件事实的陈述方面往往“出尔反尔”,这种情况在客观上妨害了司法活动的正常进行。但如果被害人因其陈述的不确定性而一概承担刑事责任,在刑事法理论和社会心理等层面也很难取得普遍认可。之所以出现此二难选择,其重要的原因莫过于价值判断与选择的差异。近日,本刊结合典型案例,邀请专家学者,讨论了“被害人推翻报案时陈述是否构成伪证罪”问题。  相似文献   
38.
犯罪现象研究是犯罪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研究并回答伴随时代发展产生的犯罪问题是犯罪学的使命。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结构、利益关系和思想观念的新  相似文献   
39.
三五成群,打架斗殴,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为维护社会管理秩序,刑法规定了聚众斗殴罪。因为聚众是两方或者多方参与的群体行为,聚众斗殴的人数是基本的构罪要件,但如何确定人数,在实践中存在分歧。同时,如何认定聚众斗殴罪中的持械,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罪名转化等问题也有争议。日前,本刊与安徽省六安市人民检察院、舒城县人民检察院共同邀请专家,结合案例,集中讨论了一方不足三人能否构成聚众斗殴等问题。  相似文献   
40.
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通行越来越便利,然而,高速公路通行费也增加了通行者的运输成本,偷逃高速公路通行费的案件时有发生。实践中,在高速公路收费人员参与的情况下通过调换通行卡,就更容易达到偷逃通行费的目的,但对这种类型的案件如何处理往往引发争议。日前,本刊与江苏省江都市人民检察院共同邀请专家,深入讨论了收费员伙同他人偷逃高速公路通行费应如何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