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9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奥巴马上台后,中国曾有三大担心:一是换人,奥巴马团队毕竟与布什团队有重大区别,新团队对华政策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二是换党,民主党同时控制府会,对中国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三是换环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奥  相似文献   
102.
在美丽的微山湖畔,提起夏镇法庭副庭长吴长礼的名字,许多百姓都会竖起大拇指。2008年,他共审结案件149件,参加合议庭结案219件,实现了“零错案”、“零投诉”、“零上访”目标,受到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2009年,他被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省法院办案能手。  相似文献   
103.
中国有无成型的地缘战略,在此姑且不论.但中国独特的地理生存空间决定了中国的发展战略、对外战略必然带有浓厚的地缘色彩.以下就新时期中国地缘战略应该思考的几对关系发表一点浅见. 一是"空间"与"时间"的关系.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对外战略从地缘意义上讲更多是"以空间换时间".以"9·11事件"后为例,中国非但没有"乘人之危"抢占、挤占美国人所谓的"势力范围",反而对美军历史性进入中亚、美日同盟升级、美印关系升温、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等一系列举动大体抱着容忍的态度.这种理性、容忍、克制的战略心态,并没有使中国的地缘战略环境受到无法承受的挤压,反而换来中国改革开放最需要的发展机遇与和平环境.其结果,"发展的中国"逐渐步入"崛起的中国"轨道,取得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然而势易时移,此一时彼一时.中国崛起逐渐带来两个效应:一是美国等西方大国以及中国周边某些国家对中国的防范心态、对冲战略乃至遏制动作明显上升,二是中国利益外延自然地逐步扩大.这二者都需要我们思考并谋划崛起时期中国合理的发展空间,即所谓"以时间谋空间".合理的发展空间不意味着对外扩张,而意味着理性思考今日中国和明日中国和平发展的外部界限何在、战略红线何在、前沿阵地何在.这些问题的答案显然只能从新时期中国的地缘战略中去寻找,这从一个侧面凸显出中国谋定新时期地缘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04.
袁鹏 《亚非纵横》2006,(3):1-4,10
今年年初以来,美国具有中长期战略指导意义的重要报告《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和《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相继出炉,美国新一轮全球战略调整的方向逐渐清晰,对华战略调整的基本轮廓也日渐明了。对中美关系而言,其中既蕴含若干应该重视的机遇,也隐藏诸多值得警惕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5.
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走向与中美关系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鹏 《外交评论》2009,26(1):1-6
美国奥巴马新政府上台执政,恰与中美建交30周年、全球经济衰退、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等重大事件重合。因此,美国对华政策调整及中美关系走势,必须放在新的时空背景及历史坐标之下进行分析与思考。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布什政府相对积极的对华政策能否延续?美国新政府对华政策有无新思维?中美关系未来面临哪些新机遇,可能出现哪些新问题?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做些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06.
袁鹏 《社会主义论坛》2010,(8):33-33,35
统筹城乡发展,根本的方法是坚持科学发展观,首要工作是统筹好城乡规划,通过科学规划来引导城乡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