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4篇
综合类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关于法学实践性教学的课堂内探索--以亲属法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法学教育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简单化、与实践脱节及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 ,以至学生学习机械、被动 ,严重影响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作者尝试着将实践性教学方法引进亲属法学的课堂内 ,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互动性 ,鼓励讨论、质疑、带着问题学习的学习方式 ,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培养和训练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处理相关问题的技能。  相似文献   
12.
修改后的婚姻法确立了我国夫妻财产的形式有共同财产制、个人财产制及约定财产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我国的夫妻财产形式、内容和数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确定夫妻的个人财产以及在离婚时公平地分割共同财产,在司法实践中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论规避外国法的效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规避外国法的效力郭丽红涉外民事领域里的法律规避,是指当事人人为地变更冲突规范所规定的连接因素,以避开本应适用的准据法,而使对自己有利的法律得以适用的一种行为。有些学者又称这种行为是“诈欺规避”、“窃法作弊”或“钻法律的空子”,带有明显的贬意。法律...  相似文献   
14.
论离婚损害赔偿之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丽红 《河北法学》2002,20(5):75-79
《婚姻法》修正案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增加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它完善了我国婚姻家庭制度,明确了婚姻过错方的法律责任。然而,如何确定离婚损害赔偿的性质,不仅关系到如何运用这一法定权利,而且关系到损害赔偿的结果。针对目前学界的观点,重点论述这一问题,并就如何进行离婚损害赔偿诉讼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再审程序与审判监督程序的分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判监督程序在我国诉讼法中 ,是指对人民法院已生效的裁判 ,发现有错误并加以纠正而特设的一项专门程序 ,是一项特殊的救济程序 ,它对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 ,依法纠正错案 ,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 ,提高办案质量和法官的业务素质 ,起到一定的作用。对此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章、民事诉讼法第十六章均作了专章规定 ,行政诉讼法虽未列专章规定 ,但在第六十二条至第六十四条也作了专门规定。近年来 ,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和诉讼制度的不断完善 ,审判监督程序的弊端逐渐显现 ,一些专家学者开始重新审视这一程序 ,对其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6.
论涉外民事案件当事人法律规避行为的效力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涉外民事案件当事人法律规避行为的效力问题□郭丽红涉外民事领域里的法律规避,是指当事人人为地变更冲突规范所规定的连接因素,以避开本应适用的准据法,而使对自己有利的法律得以适用的一种行为。有些学者又称这种行为是“诈欺规避”、“窃法作弊”或“钻法律的空子...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成年含义及确定成年标准的论述,对行为能力与成年年龄之间的关系作了多方面的考察,并从理论上以及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基础上分析提高成年年龄的必要性,从而结合现行立法,提出有关成年制度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简论跨国网上购物合同及其法律适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跨国网上购物合同是国际私法领域新近出现的合同类型 ,本文通过对其概念、性质、特征的分析及与相似合同的比较 ,借以说明跨国网上购物合同的特殊性 ,并探讨此类合同法律适用规则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反腐败与监督制约机制郭丽红腐败现象同其他违法犯罪现象一样,在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制度下都是难以避免的。同这种现象作斗争是一项长期任务。就我国而言,反腐败的根本措施在于预防为主,加强党的建设和人民政权的建设,形成一套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监督制约职能是国...  相似文献   
20.
论再审程序与审判监督程序的分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已生效裁判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我国诉讼立法规定可通过审判监督程序予以纠正,但已生效裁判的错误,既包括原审审判组织在原已有事实和证据的基础上造成的,也包括因裁判作出后出现的新的事实或证据造成的。对于前者可再审并称之为监督,对于后者则不然。而且,这种笼统用一个审判监督程序处理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的做法,也使不同性质裁判的正误判断标准模糊。为此,笔者建议,将我国现行审判监督程序分解为审判监督程序和再审程序,并依其不同性质和特点制定不同的规范,以完善我国的诉讼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