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7篇
法律   54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文章深入分析了在检察理论研究方法中引进价值方法论和功能方法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法律监督本身的价值蕴含,以及在积极的价值观的导引和价值预期下,如何更自觉、更积极地强化和完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建设和更高效地实现国家法律监督的功能。从全新的价值论、功能论及其方法论视角探讨了中国国家检察制度建构和强化的合法性和必要性,以及法律监督功能实现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72.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是我国政法战线上的一位卓越的领导人。在长期的领导工作中,他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宪制和法制建设呕心沥血,作出了宝贵的贡献。认真研究董必武的宪法思想,不仅有宪法理论上的意义,而且对进一步贯彻实施现行宪法,加强我国的宪制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3.
任何社会的法律权利和义务都是按一定的体系、规则、程序排列起来的,具有有序化和定型化的特点。这种特点不仅具有外在结构性的意义,而且具有内在的价值指导和定向作用。国家的掌权者在按照自己的意志建构权利和义务体系的过程中,实际上对各种权利和义务的特质、功能、利弊等进行了有意识的价值衡量、筛选、确认、吸收、抑制、排除、扬弃,把认为对掌权者有价值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化、制度化、定型化。因此,在法律权利和义务的条文规定及其外在结构体系的背后,甚至在不成文的规范体系背后,都蕴含着掌权者关于权利和义务的价值取向及潜在的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74.
<正> 我国新宪法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作了一系列重要的原则规定,正确理解、坚决贯彻这些规定,对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新宪法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经验的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国家和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和表现;法制是建立在  相似文献   
75.
当代西方的权利义务价值取向陈云生在人类历史上,由于人们对权利和(或)义务价值的偏好、祟尚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而建构了权利本位和义务本位的价值模式,包括体系模式和意识模式。当今在全世界范围内(我国当然也不例外)正在面临重构或整合适合时代和国情要求的新的...  相似文献   
76.
在国家权力结构中 ,司法权是保障个人自由和权利的最重要力量。本文探讨了个人自由和权利司法保护最大化原则。作者首先分析了个人自由和权利司法保护的必要性 ,其次探讨了个人自由和权利司法保护最大化的重要性 ,最后提出了本文的结论。本文的结论是 :个人自由和权利司法保护的最大化原则 ,应当从目前所处的宪法基本原则的次级原则地位提升为宪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7.
新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这是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规定。什么是公民的人格尊严?我认为,所谓人格尊严,就是做人的资格,为人的尊严,指的是人的身分、名誉、形象、称谓、威望等。  相似文献   
78.
<正> 人格权,作为公民人身密不可分的精神方面的重要权益,现往已经上升为公民的宪法权利。宪法修改草案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和诽谤。"正在制定中的我国民法典,怎样根据宪法的原则作出相应的规定?如何实现对公民人格权的民  相似文献   
79.
在我国宪法体制中,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不同于西方三权分立模式下的司法机关和司法权定位,因此,以西方模式为标准质疑我国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权的角度定位是不正确的。运用哲学价值论的研究方法可以发现,我国法律监督有着多方面的正面价值,如统合法律制定到实施的价值、协调法律实施各方关系的价值、权力监督制约价值等等。以法律监督价值为基础,坚持正面引导,积极推进检察改革,就能够促进检察功能更全面、更有效地实现。  相似文献   
80.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少数民族人权的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建立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国情、族情决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少数民族人权的保护主要体现:保证各种不同聚居情况的少数民族都能行使区域自治的权利;保障少数民族公民担任国家机关和区域自治机关公职的权利;少数民族的经济权利得到了基本的保障或较好的改善;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和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得到了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当代世界性的民族问题的解决和民族人权保护的潜在价值在于:它为多民族国家,特别是与中国的族情相类似的国家,找到了一条可供选择的、事实证明是正确的民族政策和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