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40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哲学和社会科学主导思想方面,我们曾经历了几个转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省国资委系统各企业党组织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党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素质更加优良、数量稳步增长。两年来,国资委系统共发展党员20999人,其中35岁及以下青年14044人。占发展党员总数的66.88%;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共14230人。占发展党员总数的67.76;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康有为、严复、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派思想家为了推翻旧的价值体系,建构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启蒙思想体系,奠定了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基本架构."严复的'自由'、谭嗣同的'平等'、康有为的'博爱',完整地构成了当时反封建的启蒙强音."[1]启蒙思想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学学说,"新人"是维新派阐释启蒙思想的人学范式."新人"主要体现在价值观的"新"上.新人学说建立在确立理性权威、重新阐发人性的基础上,并以此为根据对社会价值体系进行重新考量.维新派思想家的"新人"学说,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其后漫长的历史时期,对构建社会价值体系都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生产力与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这两对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相适应是基本的,相矛盾是非基本的,而且这种矛盾是非对抗生性的。改革是解放生产国,也是革命,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依靠发展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抓好新时期统战工作,要围绕中心、立足协调、促进团结、突出重点、着眼落实。  相似文献   
17.
努力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是深刻理解和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本文试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角度,理解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思路。 一、准确理解“先进生产力”,实现运输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生产力作为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并且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所谓“先进生产力”,就是推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2月,我党第一部党内监督条例颁行了。条例属于规则的范畴,是约束全体党员(当然包括党的高级干部)的雷池。一个人要受规矩,一个政党也不例外。从一般意义上说,监督条例是党内的规则,而各种各样的法律则是党内外或整个社会的普适性规则。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都说过党及其成员要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行动。行政权力的履行,必须严守行政规则。如果不守规则或视规则为儿戏甚至践踏规则,其直接后果就是行政腐败。正基于此,本文将“规则”与“行政管理”联系起来,进行理论方面的探讨。一规则是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是社会对应自然行为的抽象。…  相似文献   
19.
一、博学多思是开拓创新的先决条件。创新源于博学和多思。只有博学才能学有所悟,孕育创新的智慧和灵感,只有多思,才能保持思维的活跃性,激发旺盛的创造活力,思出认识升华,思出宝贵经验,思出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现行的集体土地所有权是我国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是与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在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集体土地所有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并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虚位和错位,是其中导致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构建和谐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应从立法、司法等各个方面促进和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