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法律   2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案例资料死者,刘某,男,30岁。因盗窃被逮捕羁押。某日,刘某与同室人活动后,去卫生间。约数秒钟后,同室人见刘某仰头向上,脖子一伸一伸,并有打噎现象,随后面色青紫,呼吸困难,神志不清,即送往就近医院急救,发现已死亡。经勘查,卫生间内抽水马桶上的放水阀门手柄不见。医院门诊病历吞入异物后呼吸困难14m in。查体:神志不清,心跳呼吸停止,口唇四肢发紫,两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行急诊气管切开和心肺复苏抢救无效死亡。X摄片示:舌骨下方颈4椎体下方前缘气管内有一约9.2cm的“T”型金属异物,柄宽约3.2cm,位于上方(图1)。体表检验尸长165cm,尸…  相似文献   
13.
1案例资料 简要案情 葛某,男,58岁,因纠纷与人撕打互扯倒地,数分钟后死亡. 尸体检验左前额4.9cm×0.8cm条形挫伤,左下唇粘膜0.2cm×0.1cm破损,左下颏1.2cm×0.6cm挫伤,顶部1.5cm×1.2cm头皮下薄层出血.颅骨无骨折,硬膜外、硬膜下、蛛网膜下腔未见出血,左心室表面见片状密集分布的点状出血,余未检见异常.  相似文献   
14.
1案例资料简要案情2005年10月26日9时,王某(女,34岁)及其子(14岁)因突发呕吐、嗳气、头晕、头痛、上腹隐痛就诊。检查见口唇紫绀,生命指征正常,住院对症、补液治疗1d后出院;10月28日凌晨5时30分左右,母子2人因反复呕吐先后再次入院。王某入院后不久神志不清,两肺满布湿罗音,有抽搐,3h后死亡;其子入院时意识不清,烦燥不安,脉搏112次/m in,血压为0,20m in后死亡。临床诊断为食物中毒。现场勘查2005年10月28日,11月2日分别对居室和粮仓进行勘查。王某居室为二楼单间,窗户常年关闭并用塑料纸封闭。居室隔壁为个体粮仓,墙体为砖混结构,因老旧形成…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原发性脑室出血(Primary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下简称PIVH)的临床诊断和报道逐渐增多。1988年Darby报道其发生率占同期脑内出血病例的3.1%,同年国内饶明俐报道为7.6~8.6%。现将所遇5例报告如下。案例报道例1.女,32岁。1990年3月4日10时许,其儿发现母亲趴在床边,左手挥动,呼之不应,待其丈夫下午5时半回家发现已死亡。  相似文献   
16.
在法医学实践中原发性单纯型脑干损伤(primary simple brain stem injury,PSBSI)由于死亡迅速、损伤病灶轻微、隐匿,常引发死因鉴定困难或争议.本文对4例PSBSI的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鉴定提供借鉴. 1 案例资料 例1 胡某,男,79岁,被中型客车迎面撞击,当即倒地死亡.尸体解剖检验:左顶部头皮片状擦挫伤;颅骨无骨折,蛛网膜下腔无出血,大脑、小脑未见出血,脑干各切面肉眼未见明显出血病灶.病理学检验:大脑、小脑、颈髓等未见异常,桥脑、延脑内见灶性、裂隙状出血,局部轴索肿胀.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粥样硬化,管腔狭窄Ⅰ~Ⅱ级,余各脏器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7.
顾晓生  邢庭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0,25(4):280-281,I0001
1案例资料 1.1简要案情 孟某,男,33岁。2009年2月25日下午6时许,因涉嫌寻衅滋事在对孟某实施抓捕过程中,孟某趟过一条小河(宽14.5m,深95cm),爬上河坡后突然倒地,送医院救治已死亡。当日气(水)温约为2℃。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原发性脑干损伤出血灶的形态及分布特征,为法医学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4例原发性脑干损伤出血案例,常规制作病理切片,采用HE染色观察出血灶的形态及位置分布特征,并统计两者之间关系。结果原发性脑干损伤出血形态以裂隙样出血多见(61.6%)。出血灶位置分布组间比较显示,不同纤维走行和组织密度交界处、动脉周围、神经根等处以裂隙样出血多见(P〈0.005);室管膜下主要表现为灶性出血(P〈0.001);神经核团内出血较少,且裂隙样出血、灶性出血比例较为接近。结论不同纤维走行和组织密度交界处、动脉周围、神经根处的裂隙样出血是原发性脑干损伤的直接依据;神经核团内出血具有重要的法医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案例资料案情张某,男,27岁,工人。1994年6月1日下午2时许,在与他人发生纠纷中,突然倒地死亡。从纠纷至死亡经过半小时。尸体检验尸长171cm,发育良好,营养稍差。除右眼角及异尖都有表皮擦伤外,全身均无外伤改变。解剖颅脑未见损伤,提取全身脏器固定各检。病理检验心脏重360g,心尖部钝圆,心外膜脂肪量适中,右室肌厚0.3cm,左室肌厚1.2cm,各心肌切面均未见病变。三尖瓣周径12cm,二尖瓣周径9cm,主动脉瓣周径7cm,升主动脉内周径6cm。肺动脉瓣周径4cm(正常均值6.64~6.92),其三瓣叶呈半月状、菲薄、富弹性,无融合;肺动脉…  相似文献   
20.
1案例资料 案例1 胡某,男,36岁。某日因故被5人殴打,致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送医院救治,入院后5h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于伤后10h死亡。解剖检验:左颞部肿胀,有1.5cm×0.8cm表皮剥脱,左眉梢部3cm×2cm、左额发际处4cm×3.5cm、左肩部10cm×7cm、右腹外侧10cm×2cm皮下出血,左腰背部6cm×2.8cm、右肘后5cm×1cm表皮剥脱伴皮下出血,右腕背侧有3cm×1cm皮下出血。左额头皮下大片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