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0篇
法律   57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法的完善──纪念《民法通则》颁行十周年马俊驹,杨琴一《民法通则》的颁布施行具有重大意义,时至今日仍有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巩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繁荣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民法通则》规定了反映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12.
在民法上,法人与合伙属于两种不同的范畴。但在经济活动中,二者同为社会集团和经济组织的存在形式。法人是现代世界各国公认的民事权利主体。在资本主义国家,法人组织虽然以资本社会化的形式出现,但是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剩余劳动所有权,仍掌握在资本家手里。在社会主义国家,法人组织虽然能够以权利主体的资格,进行独立的  相似文献   
13.
无形财产的理论和立法问题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文章认为 ,无形财产本质上是一种权利 ,它与有形财产从权利角度而言是相同的。无形财产的存在实际上是传统“物化思维”的产物 ,它能有效地界定利益、扩展财产范围并对传统财产权体系理论造成冲击。作者同时指出 ,从“权利”和“行为”角度去分析财产、统一财产权的理论是未来财产权理论发展的方向 ,其中对英美权利分析理论的借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作者认为 ,无形财产的立法实际上涉及到整个财产权体系的立法问题 ,随着权利的多元化、客体的虚位和国家强力的作用进一步加强 ,财产权立法体系将出现专门化、分散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合作制与集体所有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俊驹  宋刚 《法学研究》2001,(6):116-127
集体所有权是在合作制经济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所有权形式 ,它不同于共同共有、总有和公司法人所有权。集体所有权的主体是集体经济组织。我国城镇和农村的集体所有权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5.
关于人格权基础理论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格权与物权、债权、亲属权不同,要证成人格权独立成编,必须承认人格权是一种民事权利.本文从"人格"和"权利能力"的概念开始,论证了两者不同的内在理路;继而探讨了人格权与传统民事权利在内涵上的区别,认为人格权概念的确立是以人的伦理价值外在化为前提的;最后得出结论,人格权在我国未来民法典中应当具有独立的地位并自成一编.  相似文献   
16.
我国虽然民法典尚未颁布,还没有完备的法人制度,但是近几年来颁发的一些重要法规,己经规定企业是法人。特别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阐明了我国实行法人制度的必要性。这个决定指出:“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因此,国家立法机关尽快对法人作出法律解释,并在较短时间内对法人作出全面规定就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文试图从我国实际出发,运用法人的一般原理,就企业法人的基本条件和能力问题,谈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论能源法的变革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马俊驹  龚向前 《中国法学》2007,1(3):147-155
当代能源法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各国能源法的调节模式逐步从国家垄断和所有的传统模式或具有特许权垄断与严格规制的私人所有模式,向有限的能源市场化转换;随着能源环境(气候)问题的突出,能源法的发展日益呈现出生态化趋势,从局限于确保供应安全转变到以管理外部性、调节需求与改良利用为重点;由于能源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联,能源法也正在通过若干权利导向的机制走向人本化。能源法这三种变革趋势表明了其承载的经济增长、社会公正与环境保护的三种法律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一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以下简称《企业法》),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而且是加快和深化改革的需要。一方面,它总结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另一方面,它为深化企业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该法在总则中进一步明确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性质,其后,突出地规定了“国家对企业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同时规定“企业根据政府主管部门的决定,可以采取承包、租赁等经营  相似文献   
19.
守成与创新--对制定我国民法典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编纂民法典时应赋予合伙组织民事主体地位,明确国家特殊的民事主体地位,对法人进行科学的分类;将集体所有权作为一种单独的所有权形式予以规定,允许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不设债法总则、设立财产法总则;人格权、侵权行为法独立成编.  相似文献   
20.
人权视野中的人格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权是宪法和民法确认和保护人格权的共同价值基础,人格权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法律体系中,宪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法,民法的制定和发展自然会受到宪法的约束,但这种约束只能是间接的。宪法中有关人格尊严和人格自由的规定只能通过其体现的人权价值间接影响民法人格权制度的发展,它只能为民法上人格权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合法性、合理性的依据,民法上人格权仍应由民法来确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