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29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关于平等的观念,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在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逐步深入,不同社会利益集团和个人在对社会的经济、政治等利益需求呈现相应差别的时候,如何正确地确立关于平等的观念,就更有其直接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关于平等观念的认识问题,作若干方面的粗浅说明,同时,也从社会主义这一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出发,客观地对平等的观念加以分析,从而使之真正发挥其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作用。 在社会主义时期应当确立什么样的平等观念呢?抑或说,是不是说任何意义上的平  相似文献   
12.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才能保持党的性质,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并得以贯彻落实,才能切实搞好党的建设,增强与提高党战胜各种困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这里所说的“虚拟重视”,就是指对精神文明建设在形式上、原则上、表面上重视,但缺乏具体落实和实施的一种倾向。实践中这种倾向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是“非实质性重视”。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是同保证这种重视能够落实、能够收到实效的组织保障条件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组织机构的健全、人力物力的落实等等。没有这些组织保障条件,精神文明建设就很容易流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理想的社会制度,它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坚持全体社会成员人人平等,共同富裕。但是,社会主义的这种原则,决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平均主义。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并非十分清楚,有时若明若暗,甚至把平均主义误认为是  相似文献   
15.
关于认识私营企业主社会地位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于认识私营企业主社会地位的三个问题高健生关于目前我国私营企业主社会地位的认识,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将其定位于“属于独立的社会阶层”的认识之上,这从社会分层意义上无可非议。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为数不少的文章在谈及私营企业主作为独立社会阶层的存在时,...  相似文献   
16.
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难题解答(十九)如何理解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认识。这一认识既反映了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也阐明了民主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地...  相似文献   
17.
官德建设:市场经济下的三重思考高健生官德建设,即各级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在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是不言而喻的。而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如何使官德建设具有成效,并促进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当前我们议论颇多的...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重大贡献与邓小平在新时期的发展——纪念《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40周年山西省委党校高健生1957年2月1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以下简称《正处》)的讲话。在这篇讲话以及...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们在分析和认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关系时,习惯于强调二者间的区别仅仅在于成熟程度的不同,认为社会主义就是不成熟的共产主义,并进而引伸出成熟的社会主义就是共产主义的结论。基于这种认识,如果我们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相互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具体情况作一些深入分析,对由于这种认识给社会主义实践带来的消极影响作一些反思,就不能不对这种认识作出某些新的评判,并由此引深我们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所构成的。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在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利益的过程中,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关系党的执政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