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21篇
法律   156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受《中国检察官》杂志社的邀请,让从国家检察官学院兼职教师的角度.为国家检察官学院成立二十周年的发展变化.写些感受。最初到检察官学院。是学院成立不久.当时我还在军事检察院工作.因编写检察教材几次到学院。那时候由市内到八大处交通还不太方便.学院周边也还欠发展,学院还是基本使用八大处宾馆的建筑设施办学.办学条件还不完善。而今天那里的环境有了很大变化.校园格局已改变.一个现代化的最高检察官学府已经建成。  相似文献   
12.
证明责任制度的改革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为着眼点,针对我国现行刑事证明责任制度的特点和问题,指出我国立法应当明确规定检察机关在公诉案件中承担证明责任。在检察官承担证明责任的前提下,法官所承担的证据上的责任具有补充性、核实性以及加强性的特点。同时,还注意到,法官完全被动,只判定而不主动调查的制度安排不符合追求实体真实这一我国刑事诉讼的目的与精神。而过分地赋予法官查证责任则将损害审判的中立、独立,损害司法公正,也不符合我国诉讼制度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刑事庭审方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采用规范、法理与实际三者结合的分析方式,首先分析了新庭审方式在庭前程序、庭审程序、诉讼主体的权利义务以及审决机制四个方面的七大特点,并对新制度做了定性和评估。尔后作者着重分析了我国庭审制度的运行条件和背景,指出:在我国借鉴当事人主义的庭审制度改革,将受到本土资源的顽强抵抗、限制和改造,其中包括文化、政策、制度和实际资源的四大限制,造成不彻底的实质化、不充分的对抗性、不完全的平等制以及不够规范的操作方式。而运行中的最大矛盾是控辩式程序与追求实质真实的冲突。第三部分提出了改革完善庭审制度的构想,即改革的目标模式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灰色模型,改善的主要路径是磨合、调合与局部和全局的整合  相似文献   
14.
<正> 《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第43条规定:“军人在发现临阵脱逃、投敌叛变、行凶杀人的犯罪行为,来不及报告时,应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制止,事后立即报告首长,并对此负责。”这一规定,赋予每一个军人执行战场纪律制止犯罪行为的权利。然而,这种制止犯罪的紧急措施在军事刑法上有何意义,军人如何正确行使这一权利等问题,尚待研究。本文拟作尝试性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一、以杀伤手段制止犯罪的紧急措施属于正当防卫行为从实践中看,制止战场重大犯罪行为的紧急措施有两种实施方式:一种是强行解除  相似文献   
15.
书面证言,是指证人庭前对侦查、检察、审判和辩护人员所作的证言笔录及亲笔证词。书面证言如何运用,是目前我国刑事审判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突出反映了法理和现实的冲突,显现了我国刑事司法的一种尴尬:一方面,普遍认同的直接言词原则不允许以书面证言代替证人出庭;另一方面,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造成证人不出庭又使所谓"书证中心"主义成为现实审判  相似文献   
16.
威胁、引诱、欺骗的审讯是否违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我国现行刑诉法第 4 3条规定 :“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据此 ,高法、高检、公安部对取证方法均有同样规定 ,两高司法解释还明确禁止以此类方法作为定案证据。如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第 6 1条规定 :“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 ,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禁止非法取证 ,是维护法制保障人权的原则性规定 ;而禁止使用非法人证定案 ,则是使这一原则成为可操作的规范从而具有实效性的重要举措。①…  相似文献   
17.
收回死刑复核权面临的难题及其破解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意义重大,但可能存在政治风险、职能难题、整体性问题和程序性障碍。应对难题的原则与对策:一是系统思维、综合治理。尤其强调观念的转变、审判独立性的保障以及死刑替代措施的跟进;二是逐步推进、有利有节;三是技术处理、区别对待;四是分级负责、责任下沉、责任明确。为此,必须完善死刑复核程序。包括准确界定最高法院复核责任,确定适当的复核审审理方式,限定复核时间,允许辩护律师与检察官参加复核程序等。必须完善死刑案件二审程序,包括实行开庭审理及有重点的全面审理方式,同时应当适当调整二审审理期限。还必须改革、完善直接影响死刑案件质量的相关制度,包括从多方面完善证据规则,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以及禁止再审改判死刑等。  相似文献   
18.
特色与问题──庭审方式与评析龙宗智,左卫民编者按:本刊今年第二期发表了龙宗智、左卫民关于刑诉法修改的对话,可以说是在新刑法出台之初对它作了一个总体评价。他们进一步的研究已盯住了一些重点课题。例如这次改动最大而操作上最难的庭审问题。作者首次归纳了我国新...  相似文献   
19.
刑事诉讼理论的全新探索─—评《价值与结构:刑事程序的双重分析》一书周先权,龙宗智正如人们所认识到的,现有刑诉程序理论虽然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已形成庞大体系,但与极具开放性、灵活性的司法实践尚有距离,且给人以陈旧感,这就既增加了诉讼法学者自身的使命感...  相似文献   
20.
检察官该不该在庭上监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检察官该不该在庭上监督●龙宗智在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后,检察机关对于刑事庭审活动的监督,如要不要监督、该怎样实施监督等问题,是在检察活动乃至审判活动中反映突出、急待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应当坚持有关的法律原则,同时注意立法的精神,根据具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