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6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45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4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7篇
法律   680篇
中国共产党   213篇
中国政治   523篇
政治理论   104篇
综合类   56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5 毫秒
11.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是马克思的重要发现之一。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有力杠杆。这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胡健 《德国研究》2005,20(4):44-47
本文概要介绍德国破产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现实状况以及现行破产法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3.
1917年11月7日,斯莫尔尼宫沸腾的欢呼声向全世界宣布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1991年12月25日,镰刀锤头国旗的悄然降落宣告了社会主义苏联从地球上的消失.短短74年转瞬即逝,苏联于一夜之间突然崩塌,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和不解,同时也为中外学者研究这一20世纪的"历史之谜"留下了永恒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法的功能在于调节、调和与调解各种错杂和冲突的利益。本文以当前群体性事件的三个热点为例,分析了由于法律缺失和不完善,不依法行政、滥用权力,司法不公及司法权威受损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的关系。提出一方面我们应当教育群众通过合法途径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应通过加强法制建设,约束行政权力、规范行政行为,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保护群众的利益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15.
论文回顾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出的历程 ,阐述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划分与社会实践领域的一一对应关系 ,说明了其三位一体的关系实质 ,最后 ,就对新时期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出了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胡开忠 《法律科学》2007,25(3):3-10
保护和弘扬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文化多样性与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适度的知识产权保护会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形成,片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则会破坏文化多样性.反过来,文化多样性为知识产品的创作提供了源泉,为知识产权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物质基础.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通过改革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来维持和弘扬文化的多样性,以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过去的几年中,美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遇到了棘手的新问题。在美国国内,宽带网络和P2P软件的广泛应用使公众可以毫不费力地免费获取数字化作品并加以广泛传播,给版权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视知识产权为经济发展一大支柱的美国政府表现出了在国内外加强知识产权保  相似文献   
18.
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和直接受益者,只有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真正树立其主体地位,切实保护和落实其政治权利,新农村建设才会拥有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要发挥我国农民的主体作用,当务之急是真正落实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话语权。本文在分析农民利益表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如何进行利益表达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9.
胡金枝 《理论前沿》2006,482(17):29-30
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确立了党的执政地位,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今天也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诉权理论的批判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诉权究竟是什么?本文从批判现有几大诉权学说的共同缺陷出发,通过考察诉权与法律的关系、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和诉权的存在形式,提出诉权的人权权源论、诉权的利益保障价值论和诉权的运动状态论,力图从全新的视角探求诉权的本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