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81篇
  免费   889篇
  国内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724篇
工人农民   516篇
世界政治   105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14篇
法律   10451篇
中国共产党   1196篇
中国政治   3053篇
政治理论   2666篇
综合类   3108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290篇
  2020年   467篇
  2019年   329篇
  2018年   323篇
  2017年   486篇
  2016年   378篇
  2015年   546篇
  2014年   630篇
  2013年   1521篇
  2012年   856篇
  2011年   1157篇
  2010年   1390篇
  2009年   1514篇
  2008年   1388篇
  2007年   1625篇
  2006年   1580篇
  2005年   1246篇
  2004年   642篇
  2003年   577篇
  2002年   729篇
  2001年   856篇
  2000年   538篇
  1999年   369篇
  1998年   217篇
  1997年   193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64篇
  1993年   146篇
  1992年   217篇
  1991年   231篇
  1990年   230篇
  1989年   231篇
  1988年   214篇
  1987年   200篇
  1986年   245篇
  1985年   212篇
  1984年   164篇
  1983年   175篇
  1982年   113篇
  1981年   122篇
  1980年   85篇
  1979年   131篇
  1978年   74篇
  1977年   73篇
  1976年   69篇
  1974年   73篇
  1973年   67篇
  1972年   6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1.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路径之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宗廷 《理论月刊》2006,4(1):109-113
随着环境、资源等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经济形态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生态经济已被确立为我国的经济模式。如何开展有关循环经济的立法,就成为法学不得不直面的问题。本文从循环经济立法的必要性、循环经济立法的条件出发,结合国际上可借鉴的经验,提出了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应选择由局部向全局、由具体法律、法规向构建一个高端而完整的基本法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2.
南非的死刑废除:历史、根据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奎 《西亚非洲》2006,(9):56-60
从发展的历史看,南非死刑的历史大致经过了死刑滥用时期、死刑限制时期和死刑废除3个阶段。1995年6月6日,南非宪法法院通过违宪性审查判决普通刑事犯罪可适用死刑规定违宪;1997年12月19日,南非国会通过刑法修正案,修改了所有规定死刑的法律规定,从实体法方面彻底废除了所有犯罪的死刑。从整个过程看,宪法诉讼模式的违宪审查方式、生命权及相关人权入宪、国际人权法及外国的有关法律与判例的直接引入,是南非法律中废除死刑的几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三重维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平川 《理论导刊》2006,3(10):48-51
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始终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加快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文明基础;必须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即时化解各阶层的利益矛盾,努力推动社会各阶层和谐相处,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构建和谐文化,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4.
王岩 《行政与法》2005,(5):98-99
约定优于法定是合同法的一项重要原则。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尤其是在消费合同中,这一原则受到了挑战,完全遵守这一原则会形成合法不合理的情况。因此重新审视这一原则,适时地赋予约定优于法定原则新的内容,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文章在探究了约定优于法定原则之后提出在消费合同中应当推行约定有利的原则,以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115.
We use data from 1983 and 1985 on the volume of Medicare physician services to analyze whether Medicare's Prospective Payment System (PPS), which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decline in hospital spending, led to a partially offsetting increase in real expenditures for physician services. We also analyze the effect of increases in assignment rates, increasing incomes of the elderly, and other factors on real expenditures during this period. Our main conclusion is that PPS has at most a small positive effect on real physician expenditures. Because people spent less time in the hospital, Medicare physician spending declined; but because of incentives to shift radiology and other services out of the hospital, some of this decline was offset. We also conclude that the sharp increase in Medicare assignment rates over this period, along with the rising incomes of the elderly during this period, contributed to the observed growth.  相似文献   
116.
王传兴 《美国研究》2007,21(4):136-145
随着美国陷入旷日持久的伊拉克战争、美国士兵在伊拉克的伤亡人数不断上升,美国国内对布什政府伊拉克战略的批评可谓不绝于耳。就在这样的时候,美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学者罗伯特.G.考夫曼于2007年出版为布什主义辩护的《为布什主义辩护》①一书。考夫曼曾说,“我在书店浏览时,看到的是数以百计的(对布什主义的)批评书籍。”②《为布什主义辩护》因而显得与众不同。正如作者所言,“总体上,本书填补了研究美国外交政策——尤其是目前进行的(伊拉克)战争——的文献中的一大漏洞。很少有像这样内容的一本书。”③对布什主义持强烈批评态度的罗…  相似文献   
117.
Reintegration was prioritised over demobilisation and disarmament in Tajikistan's peace process. Inadequate disarmament rates were disregarded, but integration of opposition fighters into military and law enforcement units was relatively swift. This created high levels of trust among the former fighters and commanders. The quick provision of incentives, such as comprehensive amnesties and the offer of government positions and economic assets created stakes in the peace process for a number of actors. Transitional justice was largely overlooked. In this way, the case of Tajikistan runs counter to key elements of what has been termed the ‘post-conflict reconstruction orthodoxy’. At the same time, Tajikistan is a rare example of the emergence of post-war stability.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detailed account of the DDR process and outlines the incentives that it created for the warring parties. It also assesses the emergence of spoilers and the government's counter strategies. The article concludes by highlighting the consolidation of President Rakhmonov's power since 2001, but also raises some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viability of Tajikistan's long-term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18.
中国崛起和印度崛起,已经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的最显著现象之一;中印共同崛起,并非历史的巧合,而是亚洲崛起的支柱和必然要求.尽管我们仍然处于现代化、线性进化论阶段,感叹技不如人的非西方世界自然存在对西方的崇拜心理,国际政治中西方观念的主导地位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一旦进入多元化、非线性发展的后现代阶段,未来将螺旋式地回归历史,文明的底蕴才会彻底呈现出来,文明的和谐将取代文明的冲突.中印共同崛起无疑为此展示了最大的希望,是打破西方殖民体系数百年影响的时代呼唤,并将推动国际政治范式从地缘范式和其他西方范式走向世界大同的东方范式.这就是中印共同崛起的国际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19.
中国商法百年(1904-2004)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现代商法诞生于中世纪后期的地中海沿岸 ,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 ,但由于历代统治者实行抑商贱商政策 ,以农为本 ,工商为末 ,商业极不发达 ,更无所谓专门的商事立法。近代自五口通商以来 ,海禁大开 ,欧风东渐 ,洋商蜂拥而入 ,纷纷在华开设洋行 ,建立工厂 ,国人亦加入其间 ,创办民族工商企业 ,中国近代工商业由是以兴 ,同时 ,华、洋商人涉讼事件亦日益增多。由于领事审判权的存在 ,每有纠纷 ,洋商即可依其本国法诉诸各该国驻华领事予以裁判 ,而华商则因无法可依 ,即使权利受到侵害 ,只能听凭地方官吏任意裁断 ,其权益…  相似文献   
120.
王亚新 《中国法学》2007,(5):181-191
通过对最近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现行民事诉讼法第一个修正案有关内容进行考察,本文围绕民事审判监督制度的完善提出了一套程序整体设计的构想。这一构想充分地考虑了审判监督程序与信访制度的内在联系,力图把诉讼内的制度设计与诉讼外的相关纠纷解决机制结合起来。在程序设计上高度重视再审启动的不同途径之间、事由和程序之间、以及程序的不同阶段之间的相互协调,并努力整合制度内的各种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