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2篇
  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4篇
法律   205篇
中国共产党   42篇
中国政治   227篇
政治理论   53篇
综合类   40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在"2006年北京市流动人口家庭户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了北京市流动人口流动行为特征与其迁移意愿的相关关系.研究得出两点结论: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流动行为表现出全新的特点:留京时间长,居所和职业稳定性高,社会地位上升缓慢,经济地位有所改善;人口流动特征与迁移意愿之间存在显著的典型相关关系,收入状况改善是强化流动人口迁移意愿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12.
Quake relief rescuers in Yushu learn from past experience and perform better In a remote village more than 20 km from Gyegu Town, the administrative  相似文献   
113.
With 10 years of unswerving commitment to quality, the Chi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 is ranked among the most promising orchestras in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14.
China released details in late March of the country's plan to attract elite researchers working overseas by offering top salaries and attractive funding  相似文献   
115.
116.
The civil service is still popular but not as much as it once was chinese people in recent years have shown an increased interest in finding a red-collar job, a widespread Internet term nowadays meaning a public service job.  相似文献   
117.
论一般人格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尹田 《法律科学》2002,(4):11-18
以自然人的自由、安全和人的尊严为标的的一般人格权系从具体人格权抽象而来 ,表现了近代法制观念从注重财产保护发展到更为注重自然人人格利益的保护 ,表现了司法裁判为顺应时代潮流而对立法的超越和突破。一般人格权为自然人人格关系的法律表现 ,其保护对象为自然人人格利益之总和 ,具有解释、创造和补充立法上明定的特别人格权的功能。一般人格权的民法价值在于对人类自由与尊严的尊重和保护 ,而法人人格纯为法律满足经济生活需要而进行的法律技术构造 ,故民法就一般人格权所作的规定 ,仅适用于自然人而不适用于法人。  相似文献   
118.
近年来,伪劣产品在我国泛滥,妨害正常的市场秩序,危害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也损害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为此,我国加大了打击制售伪劣产品犯罪行为的力度,在全国多次深入开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专项斗争。文章介绍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认定及侦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9.
不纯正不作为犯素有"未解之题"之称.我国现行刑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其作为义务来源,检讨通说地位的四来源说,并对目前的理论观点进行剖析,主张构建三分法的不纯正不作为犯的义务来源,在刑法总则中增设处罚不纯正不作为犯的一般性规定,以期更好地实现其与罪刑法定原则的融合.  相似文献   
120.
钞票是国家名片,各国为了防范伪造都在钞票上采用了大量防伪技术。钞票的防伪技术一般分为公众防伪、专业防伪和专家防伪三个层次。公众防伪特征是公众无需使用特殊设备就能鉴别钞票真假的主要手段,也是假币犯罪分子突破的重点。为了应对制假技术的提高,增强货币的防伪能力,中国人民银行和欧美等国央行也在不断对钞票进行改版提升,将最新的防伪技术应用到钞票中,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普通民众对钞票防伪点的识别能力。本文调研了欧美等国央行在钞票防伪技术提升与防伪点的公众识别方面的研究,分析了新版人民币与部分国家和地区最新发行的纸质钞票的公众防伪特征,对比了不同纸钞的公众防伪特点,结合纸钞防伪设计分析,从更新钞票防伪设计、加强公众宣传等方面,为防范假币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