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1.中国文化的客体化及其历史机缘 晚清以降,中西文化遭遇使原本为一自足系统的中国文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故,以致于有人称之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对此可以从表象上作出种种描述和刻画,迄今为止已经不知有不少人做过这项工作,但其实质究竟如何,仍有探究的余地.  相似文献   
42.
在当代,妇女解放已不再仅仅是一种为争取和捍卫妇女正当权益的努力了,而是关系到整个人类未来命运的重大课题.因为妇女解放的理念和实践将直接影响人类的存在方式和思维方式,从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密切相关.就此而言,对妇女解放所作的广义理解,乃是可持续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它的有效实施,将对21世纪人类的命运产生深远影响.这种新发展观赖以产生的契机何在呢?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实践看,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引发了“绿色运动”的兴起;人与人关系的紧张所导致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促成了“福利国家”的出现;男女不平等、性别歧视,催生了“女权运动”的爆发.所有这些,归根到底都是社会发展面临危机的产物.我认为,妇女解放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3.
“天人合一”的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表面看来,儒道两家是互斥,实则在最高境界上是彼此相通的。“天人合一”就是儒道两家共同追求的至境。它所蕴含的非对象性的本体澄明之境,消解了以主体自我中心化为轴心的主客二元分离的框架,从而避免了戡天役物的价值取向和知识论传统。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在很大程度上乃是工业化及其所蕴含的“天人对立”文化理念的产物。因此,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摆脱环境困境,加强环境保护,将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