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41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对"创造教育"的前提性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创造教育”是个大问题,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它进行探讨。本文探讨的角度不是“创造教育”本身,而是使其得以可能的一般前提,从最本质的维度出发去接近问题本身。以下,笔者从4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传承与创造众所周知,教育本身蕴含着如下的悖论:一方面,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是使前人创造的文化传统得到后人的认同和继承;另一方面,教育总是激励后人怀疑、批判,乃至超越这一传统,从而进行新的创造。所以,在任何教育活动中都必须谨慎地处理好传承与创造的关系。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科恩通过对科学史的深入考…  相似文献   
42.
马克思对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主义者的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批判主要是沿着思想、历史和语言这三个维度而展开的,而这一批判对哲学家们提出的根本要求是:从思想世界降到现实世界。马克思的批判在当代哲学研究中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3.
形式主义批判——对当代中国文化病症的反思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文化哲学研究的视角分析形式主义的思想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突出的有:形式与内容的颠倒、数字崇拜与价值的分离、虚假对真实的统治。因此,亟需呼吁拒斥形式主义,注重内容、质量和真实。  相似文献   
44.
向生活世界的辩证法复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往的哲学研究中,人们热衷于把辩证法从其载体——生活世界中剥离出来,单独地加以发挥,结果导致了诡辩。但在人们拒斥诡辩时,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干脆否定了生活世界的辩证法,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了。于是,各种非此即彼的、肤浅的意见和争论便到处泛滥。事实上,要认识生活世界的本质,就不得不复归到它的辩证法上面去。以下从4个不同角度探索生活世界的辩证法。 全球化与区域化 在当前各种哲学、文化的刊物上,讨论“全球化”已经成了一种新的时尚。其实,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150多年前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已经预见到这…  相似文献   
45.
46.
我国现代化理念面临挑战。一个民族的发展必须以其精神状态的变化作为先导,只有思想上的不断深入的变革才能使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今天,我们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过去的辉煌,而是为了思索今天的困惑并着力对明天的塑造。如果我们不超越传统的、朴素的现代化观念,即使一千次一万次地谈论现代化、谈论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那么,真正的道路对我们也是封闭的。  相似文献   
47.
道德实践是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观念支配下从事的实际活动。按理说,它应该是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来,它却一直被排斥于社会实践概念的内容之外。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48.
差异分析与理论重构——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马克思哲学研究中,本文提出了差异分析法,主张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区分开来,把马克思的思想与恩格斯的思想区分开来,把青年马克思的思想与成熟时期的马克思的思想区分开来;并进而主张区分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不同的视角.在正本清源工作的基础上,本文主张,马克思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就是社会关系本体论.  相似文献   
49.
俞吾金 《党政论坛》2011,(14):43-43
法权人格、独立个性和社会公正的缺失,使蕴含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宗派主义思想倾向乘隙而入,导致了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宗派化。通过前面三部分的分析,我们展示了人文精神在现、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历史命运。如果说,现、当代中国人力图把古代中国人文精神加以美化,  相似文献   
50.
人们满足于侈谈人文精神,却从未对它的文化历史语境和基本内涵做出明确的界定。这种界定的缺失导致了人文精神自身的畸变,以至于这一术语竟然蜕化为等级观念、迷信思想和宗派情绪的辩护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