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法律   26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8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从简单同意到有效表达——提高人大立法质量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绝大多数的立法仅仅是简单同意的结果 ,因而造成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代表大会组织结构、人员的非专业化、非正式程序和间接选举制度则是造成简单同意的原因 ,而对上述四个原因的矫治则是使立法从简单同意过渡到有效表达的必然选择 ,立法质量的提高也将在这一选择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人大应积极回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孙潮一1993年3月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要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至此,计划经济体制在宪法上已经成为历史。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应当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先...  相似文献   
13.
立法过程中的信息问题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普遍的人类活动中,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是人们形成共同生活的基础,“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information”①问题的发现,不仅合理地解释了人类经济行为中的一些特有现象,也适用于其他人类的分工合作行为。立法活动作为人类社会高度分工合作的体现,立法过程中也同样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本文从信息理论的角度探讨立法中的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人民的利益是最高的法律——读郭道晖先生的《法的时代精神》●孙潮编者按:当代著名学者郭道晖先生于今年一月就要离开《中国法学》总编的岗位了。他的为学与为人,法学界都有公论,毋需多言。值此其离休之际,本刊发表两篇书评,表示我们对他的尊敬之情。这是一个变革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在计划经济转轨到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市场经济对政府的要求以及政府将来走向的问题。作者指出,政府行为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在自然经济或计划经济模式下,政府根本无法实现其应有的价值。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需要一种新的、反映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政府体制。政府应从“有为政府”走向“相对无为”的政府,似释放经济主体的创造少,克服市场经济的自身弱点。为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政府应由非理性实现理性化,变统制型为服务型。法制化则是政府改革的依据和保障,是防止政府权力商品化、腐朽化的关键,也是政府实现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17.
<正> 代议制度是现代民主制度的核心,也是衡量一国民主政治发展程度的标志。在中国,代议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近几年来,宣传、注释或讲解中国人大制度的书出了一些。但是,从理论、历史和现实操作三维空间来研究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则十分少见,特别是象这样专门、全面、系统研究的书这还是第一本。蔡定剑的新作《中国人大制度》填补了人大制度研究中这种延续时间过长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三大报告以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胆略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理论。这一论断的提出为法学尤其是宪法学的研究开拓了广阔的领域。本文拟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宪法的执行和遵守,宪法观念的普及和提高以及宪法学研究,提出一些想法。“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关键问题。党的十三大报告客观地分析了我国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一、完善地方人大监督程序的必要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照先法和法律的规定,认真行使监督权,逐步建立和健全了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机制,有效地保障了宪法和法律的贯彻实施,保障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顺利进行,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利。几年来,各地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采用并创造出多种行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立法程序的完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现代立法程序具有民主、交涉、理性、效率、平衡和中立的价值。进入 2 1世纪的我国现行立法程序虽已长足发展 ,但正式规则的稀疏、有效表达和博弈机制的缺乏、充分交涉程度的低下、积极过滤和淘汰功能的缺失以及还原信息、凝固证据和事实机制的薄弱等立法程序瑕疵已成为掣肘立法质量的关键。因此 ,强化表达机制、提高交涉机能、回归过滤功能、确立“一事一议”原则和增强规则的刚性应当成为 ,亦能够成为完善我国立法程序的主要接点和便捷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