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53篇
法律   45篇
中国共产党   104篇
中国政治   73篇
政治理论   56篇
综合类   3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为切实加强城区党员活动场所和阵地建设,探索区域性党建活动模式,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辽宁省丹东市委针对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42.
背影     
  相似文献   
43.
华新 《侨园》2016,(4):46
正近年来,欧洲投资移民大热。其中,投资门槛仅为30万欧元且5年后返还的匈牙利国债移民项目凭借着投资额低、审批快、无任何登陆要求、一步到位获得永居身份等优势成为了欧洲投资移民市场的焦点。为什么匈牙利能够迅速占领投资移民市场较高份额,成为投资人获取欧盟身份抢手的移民项目之一呢?匈牙利国债移民如此受投资人青睐,选择它的优势到底有哪些呢?申请简单:匈牙利国债移民操作十分简单,只要申请人无犯罪记录,满18周岁,拥有购买国债  相似文献   
44.
乡村民主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处于关键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在于一是乡村民主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二是乡村民主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稳定;三是乡村民主有利于树立政府的权威.  相似文献   
45.
保证期间二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无限期保证效力的认定时下 ,保证合同 ,尤其是贷款银行与保证人订立的保证合同中 ,常约定无限期保证。所谓无限期保证 ,是指保证期间为自主债履行期届满之日起至主债清偿完毕之日止的保证。诸如 :“保证责任承担至主债消灭之时” ,“承担保证责任至借款方全部偿还贷款本息时止”等。此类保证 ,保证人的责任与其担保的债权同时存在 ,债权消灭 ,保证责任也消灭。对于无限期保证之效力 ,存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 :无限期保证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 ,应适用我国《担保法》第25条、第26条之规定 ,保证期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  相似文献   
46.
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让群众得到实惠,这是我刚上任时对全村人民的承诺。为不负村民所托,担任村支部书记6年多来,我带领西瓜村走上了经济发展之路,为村民搭起了致富之桥。干工作,要有清晰思路。  相似文献   
47.
季伟 《法制与社会》2014,(9):181-182
网络拓宽了高校学生意见领袖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成为学生意见领袖产生和成长的一个重要平台。网络中的学生意见领袖也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共同的内涵、特征和类型的高辨识度群体。本文对此作了简要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8.
49.
季金水 《时代主人》2013,(10):42-4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为实现这一目标,终身教育领域的立法工作自然必不可少。本文试就终身教育地方立法的若干问题作些探讨。一、终身教育地方立法的主要依据笔者认为,终身教育地方立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0.
今年 1月 8日 ,美国国防部向国会递交了《核态势评估报告》。翌日 ,媒体公布了拉姆斯菲尔德为《报告》撰写的前言 ,并介绍了部分内容。 3月 9日 ,美《洛杉矶时报》披露了《报告》中有关把俄罗斯、中国、伊拉克、伊朗、朝鲜、利比亚和叙利亚列为核打击对象国 ,并将朝鲜半岛冲突、阿以战争和台海冲突作为美率先使用核武器的前提等保密内容。消息传出后 ,各国政界、军界、学术界和舆论界一片哗然 ,我国学者也纷纷发表评论 ,但大多集中在对《报告》本身及其影响的评估上。在本专栏中 ,我们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的六位学者进行对谈 ,力图从大的历史纵深和更广的关注范围探讨一些迫人深思的问题 :美俄等核大国的核战略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些变化对各国军事战略、国际军控进程、世界安全态势以及中国的安全利益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期望这些探讨能为学术界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