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1.
廖小琴  廖小明 《求实》2003,(12):64-66
思想政治工作也有“市场”。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市场建设 ,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提高其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廖小琴 《探索》2005,3(1):139-142
道德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的道德生活也必须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规范性的道德生活走向发展性的道德生活,是我国国民道德生活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这种新型的发展性的道德生活,并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建设任务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社会,伴随着经济与科技的相互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的渗透发展,精神生活的价值在整个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中不断呈现张扬与彰显的趋势。这种趋势突出表现在社会竞争、科学技术发展以及多元文化环境几个方面。精神生活的价值彰显要求我们深刻认识人的精神生活的时代价值,树立精神资源意识,重视和提高精神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廖小琴 《求实》2007,1(7):72-75
小康社会建设是一个在社会经济、科技、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全面展开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但促进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彰显精神生活的价值,而且已经为并将继续为精神生活的发展创造各种优越条件,不断促进人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协调发展,以及精神生活自身的多样化发展、开放式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精神生活质量的衡量标准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小琴 《探索》2007,20(2):124-127
如何衡量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相当困难。我们不可能制定出一套普遍而万能的精神生活质量衡量标准,但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用描述性的语言来说明。从质的标志看,高质量的精神生活表现为先进的、积极的、主动的、长远的、自觉的、现代的精神生活,低质量的精神生活表现为落后的、消极的、被动的、眼前的、自发的、传统的精神生活;从量的标志看,精神生活的广度和深度、科学健康的价值的认可程度、精神生活层次的高低、精神生活各要素发展的全面与片面、协调与不协调,与物质生活发展的平衡与不平衡等可以表示出精神生活的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的发展问题的日渐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18.
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美好生活需要成为人民生活发展的现实目标追求。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就是物质生活更高水平与品质,物质生活需要更多地表现为精神需要,或者是精神与物质的复合型需要;精神生活更加深刻丰富,精神生活有更深刻的满足感、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社会生活更加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个人生活全面、自由、个性化,并且得到肯定或尊重,社会公共生活良善、法治、文明、安定、和谐。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既展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不懈追寻的决心与勇气,也蕴含着人民对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期许与担当。实现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抓重点兜底线补短板,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抓质量促平衡升需要,切实丰富和发展人民精神生活;倡道德强法治建制度,切实提升社会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是永葆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政治法宝和生命要素。新时代,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长远的历史眼光、坚定的理论立场和清醒的实践自觉,对永葆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内在逻辑作出了清晰回答。从长远的历史眼光来看,永葆共产党人斗争精神是坚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正确逻辑定位;从坚定的理论立场来看,永葆共产党人斗争精神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斗争艺术理论的正确逻辑指向;从清醒的实践自觉来看,永葆共产党人斗争精神是抓住伟大历史机遇、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正确逻辑焦点。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社会现代化的转型与变革中,人的精神生活获得了巨大进步,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矛盾。这些矛盾集中体现在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平衡性、与社会公共生活的协调性,以及精神生活系统自身发展的全面性上,表现出来就是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失衡、与社会公共生活的冲突,以及精神生活系统自身发展的片面性和不协调性。引导与调适这些矛盾需要物质生活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价值取向的全面与协调、法律与道德的双重调控和个人精神生活发展的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