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120篇
中国共产党   144篇
中国政治   248篇
政治理论   43篇
综合类   7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71.
"拍铁的"是闽南方言对铁匠行业的俗称。从事这一行业的师傅,人们就省略他的姓氏而以职业称呼,最多是加个名字,如:"拍铁东啊"。我对铁匠行业的初步认识正是从拍铁东啊开  相似文献   
72.
20世纪末,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存储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有机结合,数字档案馆因其具有能够对数字化档案信息进行快速便捷的保管和利用应运而生。数字档案馆比传统档案馆具有一些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新的问题。本文着重对数字档案馆的特点、日常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3.
74.
卢克清 《学习月刊》2009,(16):31-31
党中央决定,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中央提出的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努力实现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5.
古远清 《台声》2000,(2):22-24
去年8月份在黄山召开的海峡两岸苏雪林研讨会上,展出了台湾刚出炉的苏雪林《日记卷》,总计15册,长达400余万言。这《日记卷》最先是安徽大学中文系沈晖先生征得苏雪林教授本人同意在祖国大陆出版的。正当苏氏日记装箱运回时,被台湾有关方面发现,连忙追回,说此日记的出版权在台湾而不在大陆,于是只好改由台湾成功大学中文系主持整理出版。如果说,苏雪林《日记卷》还只是两岸整理权、编辑权、出版权之争的话,那两岸对台湾文学的诠释权之争,比这激烈得多,时间也长得多,屈指一算已快20年了。不妨先从最近的“争夺”讲起。曾任民进党…  相似文献   
76.
77.
梁湖清 《新东方》2000,(5):13-15
交易的不确定性、交易专用性资产和合同的不完全性,部是产生交易费用的原因,交易费用理论主要研究交易费用的形成、影响因素、作用及如何降低交易费用等。房地产是较为专用性资产,开发周期较长,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其交易合同也无法完美,这些都导致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交易费用的客观存在。因此,如何降低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交易成本,从而降低房地产开发总成本,文章阐述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78.
古远清 《法制博览》2010,(14):37-37
这位是上过电视台“讲坛”的名人华教授,小莉一看见他,就认出来了。他对幸福和“家庭伦理”据说很是权威。“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家庭都是华教授的听众”,这句在中老年妇女中最流行的广告词,让华教授成了中老年妇女的幸福使者。小莉当然还尚未进入“中老年”,但能在这个小规模的聚会上见到华教授,怦然心动,竖起耳朵,捕捉华教授那瓷器一样清亮而稍稍尖利的声音:“幸福的家庭最怕什么?幸福的家庭最可能出现的不幸是什么?  相似文献   
79.
传统学说囿于西方韦伯"类型学"的研究范式而偏颇地认为:中国古代亲属间财产诉讼调解的准据全是儒家的宗法人伦情理。然而,在私有商品经济刺激、功利思想启蒙、血缘关系淡薄松弛的两宋变革时期,由于家庭、家族中财产争讼成员个体的证据意识、依法保护财产权利意识的提升;以及法官法律素养的高涨、对田宅细故的重视,致使官方调解呈现出证据定谳事实、依法调解的革新气象。上述新的变化,无疑为我们深刻认识宋代法律的近世化转型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亦是对中国古代亲属间财产诉讼调解无事实基础和法律依据之伦理"类型学"错误认知模式的一种有力纠偏。从中国文化的内在理路出发,坚持论从史出的治史路径;以及秉持法律随社会变动而变动的研究方法,在当前法律史学界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80.
传统学说不承认中国古代妇女个体享有私有财产所有权,但宋代时期,妇女经济地位普遍高涨、财产私权观念与诉讼权利意识勃兴,士大夫法官们亦包容妇女的奁产诉讼,故而无论从立法规定还是从社会生活事实,抑或从司法判决来看,宋代妇女完全拥有奁产所有权,这是汉唐元明清妇女所不能企及的。上述新的时代变化,无疑为我们深刻认识宋代的近世化转型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亦是对中国古代妇女无私有财产所有权学说的一种纠偏,同时对现代民法中夫妻财产制度的构建亦具有一定的历史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